作者:辛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2-28
选择字号:
章立凡:“去脸谱化”的阮大铖

 
章立凡 历史学者。主要研究北洋军阀史、中国社团党派史、中国现代化问题及知识分子问题等。曾长期参与多卷本《中华民国史》的撰稿。
 
■辛可
 
《明季闲谭》是学者章立凡最近在读的一本书。这本书讲述了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戏曲作家阮大铖“出场、官场、文场、收场”的一生。
 
在一般人看来,《明季闲谭》不过是本人物传记,但章立凡却认为“这本书有点特别”,从这本特别的书中,他读出的更多是反思。
 
定位于读史札记
 
章立凡说《明季闲谭》一书有点特别,是因为这本书用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手法写就,“除了语言上存在着穿越式的表述,书里所说的内容却都是有理有据”。
 
该书作者章宪法,同阮大铖一样是桐城人,得地利之便,书中引用了很多地方志、家谱、碑文等史料。在该书的第一部分,他正是运用这些史料解读阮大铖的家族和身世。
 
对章立凡这种有考据癖的人来说,这部分是相当引人入胜的。“不过,我觉得有些读者在翻看这一部分时,或许会被那些类似‘名词解释’的史料吓退。”章立凡说。
 
但翻过这一山头,后面的内容会让读者们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作者较客观地叙述了阮大铖在戏剧艺术方面的造诣,过去这方面常常被读者忽略;也对阮大铖的再次出山与人生结局,及其所处时代、政治斗争、明末士大夫的多面性作了精要的点评。”
 
章立凡认为,这本书并不能算史学著作或者人物传记,而应被视为读史札记。因为“它有很多点评,作者用现代的语言评述那段历史,讲自己的感受。而这些点评写得非常好,言必有据”。
 
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除此以外,章立凡说自己从《明季闲谭》中读到的阮大铖更加立体、生动。
 
“《明季闲谭》与其他许多写明末历史的书籍不同,它没有先验论,对历史人物没有采用戏剧《桃花扇》式的脸谱化解读。”
 
很多人认为,阮大铖应该算是中国某类知识分子的典型:有文才,在戏剧文学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一辈子争强好胜,爱投机,信奉“有官万事足,无子一身轻”。最终为求官投靠大清,晚节不保而又死得很惨。死后还被《明史》列入“贰臣传”。
 
但在《明季闲谭》中,阮大铖被置身于具体的历史位置,作了具体的历史分析:原本是东林党的阮大铖,在求官过程中卷入党内利益纷争,被东林党的对立面魏党利用,变得“两面不是人”;在夹缝中生存且又“官瘾”特大的他,注定了一生命运坎坷。
 
章立凡说:“在党争不断、军阀混战的明末,做官就像选股票一般。《明季闲谭》正是将阮大铖置身于这样的一个社会历史氛围,从而描绘出明末政治的生动画卷,也更加立体地还原了阮大铖这个人物。”
 
因此,《明季闲谭》绝非为阮大铖翻案之作,而只是更为客观地还原了他的真面貌,将其人生选择与整个历史环境相关连。
 
读罢《明季闲谭》,进一步引发了章立凡对中国人“国民性”的反思。在他看来,国人有着一种走极端、不宽容的国民性:“中国人爱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往往非此即彼,说好就是绝对好,坏就是绝对坏。其实,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客观,首先要把他还原成一个人,人性往往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
 
阮大铖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自身特有的弱点: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在关键时刻做事不择手段。章立凡认为,对于阮大铖人生中的一误再误,国人只用绝对的是非观作出判断,这是缺乏历史、文化背景分析的表现。
 
《中国科学报》 (2014-02-28 第18版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