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2-28
选择字号:
与科学大师“亲密”接触




 

 音乐剧《爱在天际》剧照

他们通过校友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形式,来塑造科技界的英雄,展示科学家的形象。在他们的阐释下,科学家们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在这些“科学剧”中没有一句说教的话,没有一丝歌功颂德的色彩,却神奇地让每一个观众为科学大师们流下了眼泪。
 
■本报见习记者 王珊
 
2月中旬,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评选结果公布,“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位列其中。
 
“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由中国科协支持,于2012年启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随即成为首批入选高校,分别排演了以王选、邓稼先、钱学森、竺可桢、李四光和郭永怀为主题的话剧或音乐剧。
 
2013年4月底,中国科协组织高校汇演,随即掀起了一股以科学家为主题的红色旋风。
 
我是“科大人”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校网站上一则招募演员的帖子,让该校地空学院空间物理专业的赵若灿陷入了两难的状态。
 
音乐剧《爱在天际》要招募演员了,自己还要继续参演吗?“演出对我来说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讲起参演的经历,赵若灿言语中满是兴奋。2012年10月,赵若灿开始参与《爱在天际》的排练,并成功地塑造了赤脚到中国科大报到的新生龚卫星的形象。那时的他,刚读研一。
 
而现在,那个被大家称为有点“潮”的“龚卫星”,即将转博,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要在实验室忙了,导师也说我该投入主业了。”虽然不舍得,但是赵若灿还是选择了回归科研,“这样也能让其他人有机会参加”。
 
《爱在天际》以科学大师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女儿芹芹的亲情为切入点,讲述的是郭永怀回国、育人、研制“两弹一星”、牺牲、神舟发射的感人事迹,向世人展示了他对祖国、对党的深厚感情以及为繁荣祖国的科技事业所作的贡献。
 
“参演《爱在天际》让我成长了很多,演完后我对所学专业有了一种认同感。”赵若灿说,自己以前对科研都不太了解,也不太投入,但是剧中的大师们让他对科研和学习有了新的感悟。
 
“以前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是科大人,跟先生谈起科大,都会说‘你们科大’。”李佩的扮演者史亚英是科大附中的一名音乐老师,她的爱人在科大教书。“演完《爱在天际》后,我觉得总算为科大做了点事情,现在我终于敢说‘我是科大人’了。”
 
在演出《爱在天际》之前,史亚英没有登台演出的经历,但是她塑造的李佩先生温婉美丽、大方得体,获得了很多称赞。“作为夫人和母亲,女人之间是相通的。剧里面有李佩先生教育女儿的片段,我会想起自己平时教育女儿的模样;在表达对丈夫的爱和担心时,我也会想象成自己的家庭。”史亚英说,参演的所有演员都是在用“心”去演出的。
 
科学家并不远
 
《爱在天际》仅是众多汇演剧目中的一部。“但对于如此强烈的反响,我们真的有点意外。”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这样说。
 
“意料之外”,对于话剧的演出效果,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也如此评价。“在工程策划之初,我们只是想通过学生演杰出校友,也就是学弟演学长、校友演校友这么一个形式,在学校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而事实上,话剧的观众涵盖了大学生、中学生和公众等多个群体。“所以效果到底怎么样,最初心里是没底的。”王春法说,当第一场《马兰花开》演完以后,他的一颗心就放下了。
 
“看完的人还想再看,没看的人觉得很遗憾。”王春法说。
 
如此成功的背后,是高校师生们辛苦的付出。
 
“话剧倾注了演员们很多的心血。”《马兰花开》由清华大学师生排练,立足于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以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为生活原型。该校团委书记赵博说,他看过五次这个话剧,每一次他都会落泪。
 
《马兰花开》的整个创作和排演过程,历时将近两年。
 
“学生参与创作的过程也是受教育的过程。”赵博说,为了演好话剧,演员们阅读了关于邓稼先的书籍20多本,并去他工作过的地方实地考察了解,揣摩角色所应体现的特质。
 
《大地之光》对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学生们来说,也是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
 
《大地之光》以李四光为原型,讲述了他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1年时间里,从事地质科研与领导工作的故事片段,意在还原一代科学大师的家国情怀、科学人生和人格魅力。
 
“大师们生活的年代离学生们很远很远。但学生们说,岁月可以带走青春,可以带走几代人,但是带不走的是永恒的精神,科学家离我们并不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傅安洲说,《大地之光》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切、真诚、朴实,而这得益于演员们对于历史、剧情和角色的融入和凝练,得益于学生的充满真实情感的演出。
 
让科学精神传承下去
 
根据中国科协的统计,2013年汇演活动的所有剧目,吸引了近3万名观众观看,累计273万余名师生和社会公众参与社会讨论。
 
“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拓展。如果有合适的高校以及合适的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大师人选,我们愿意继续支持。”王春法告诉记者,目前厦门大学的话剧《哥德巴赫猜想》正在紧锣密鼓的排演中,讲述的是数学大师陈景润的故事。
 
科学大师的事迹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成长,带动学生的进步,也成为王春法等人思考的问题。
 
“我们也有时间拓展方面的考虑,现在已经在进行中了。”王春法说,科协希望每个参演的高校都把剧目打造成一个精品,希望剧目本身在时间上有延续和传承。“我们希望能够把科技大师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对科学知识、科学突破和创新的追求,通过一代代的演出,一代代打磨,最终成为精品。”
 
事实上,在中国科协的推动下,高校也是这么做的。和《爱在天际》一样,目前各个高校剧组都在吸收新鲜的血液,一批批新人开始参加剧目的排练。
 
“我们希望这些精品能够通过传承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王春法说,将来有可能出现N代邓稼先、N代李四光、N代郭永怀等,关于他们的故事会一代代丰富下去,他们最终会成为学校文化骨子里的一部分。
 
“中国科协的做法对中国的学生来说,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丰富着校园的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也非常大,一方面能将科学大师的精神传扬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塑造学生的性格。”科学传播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李大光说。
 
《爱在天际》里面的一句话让王春法印象深刻:“在这个世界没有爱不能到达的地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科学不能到达的地方。”王春法说,可以加上一句,“在爱和科学结合的地方,那是我们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让我们共同努力”。
 
链接
 
今年4月25日至5月10日,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将在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大学等知名高校组织演出,剧目如下:
 
歌剧《王选之歌》:歌剧讲述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的感人事迹,将一代老北大人的精神风骨展现给观众。
 
(排演高校:北京大学)
 
话剧《马兰花开》:话剧从童年邓稼先要造“中国人自己的子弹”的志向和少年邓稼先不堪受辱愤而撕旗的义举而拉开序幕,通过音乐、舞蹈、影视、朗诵和丰富的多媒体元素展示邓稼先的一生。
 
(排演高校:清华大学)
 
话剧《茅以升》:演绎北交大老校长、世界著名桥梁专家、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茅以升,一生忠于祖国、精勤治学、献身科技、精心育人的传奇经历。
 
(排演高校:北京交通大学)
 
话剧《钱学森》:根据钱学森的传奇经历创作,以钱学森的人生、新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历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为主线,辅以钱学森与夫人蒋英的爱情故事。(排演高校:上海交通大学)
 
话剧《求是魂》:整部话剧截取了竺可桢一生中的典型片段,反映了竺可桢对中国科技、教育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展示了他追求真理、培养英才、守护文明、爱国奉献的辉煌一生。
 
(排演高校:浙江大学)
 
话剧《大地之光》:《大地之光》为无场次话剧,采用倒叙与插叙相结合手法,以李四光的弥留之际为切入点。他在弥留之际,身体非常虚弱,可依然记挂着祖国的地质事业和他所从事的地质研究,在梦中又仿佛回到了他带领地质队员进行地质勘探的崇山峻岭中……
 
(排演高校:中国地质大学)
 
音乐剧《爱在天际》:以郭永怀先生和夫人李佩教授及女儿芹芹的亲情为切入点,以郭永怀回国、育人、研制“两弹一星”、牺牲、神舟发射为主线,把郭永怀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紧紧地与繁荣祖国的科技事业联系在一起,展现了郭永怀在“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中的重要贡献。
 
(排演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音乐剧《罗阳》: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着舰首飞成功,为我国航母事业与国防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举国上下为之振奋,而担任现场总指挥的罗阳同志却因劳累过度,因公殉职于人生最辉煌的时刻。(排演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学报》 (2014-02-28 第17版 文化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