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8-6
选择字号:
刘培贵:把文章写在大山上

 
刘培贵
 
因“人工菌根苗技术块菌培育”获得成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名声大噪。有人给他打电话:“刘老师,我买下你所有的专利,大规模种植松露,怎么样?”他不为所动。
 
■本报见习记者 赵广立
 
在云南,提起野生菌的保护,提起虫草、松茸、松露这些名贵高等真菌,许多人会联想到一个名字:刘培贵。
 
从分类学家变成野生菌专业户,年届花甲“菌”心不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正在祖国西南山区,书写着一部野生菌保护和发展事业的大文章。
 
野生菌“专业户”
 
1992年,当时专注于菌物系统分类学研究的刘培贵,承担了一个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对“菌中之王”松茸作系统分类。
 
在对松茸的调查中,刘培贵发现,人们对松茸的采集很不科学,野生松茸存量越来越匮乏;更严重的是,人们对松茸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能吃”的层面。
 
后来他到云南普洱热区对奶浆菌进行调研,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当地人采奶浆菌的时候,往往连根拔起。刘培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不仅不利于奶浆菌再生,而且会造成水土流失,环境破坏很严重。当年他发明了一种奶浆菌生态促繁技术,推广给当地农民,让大家种植奶浆菌。
 
真正让刘培贵投身野生菌保护、育繁工作的,当属松露。
 
刘培贵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松露这东西“当地人不吃,但国外需求量非常大”。这个现象开始让刘培贵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搜集资料、文献,拿来一看:了不得,这个东西价值连城,早在国外“炒得火热”。
 
他马上着手对国内松露分类学角度的调查,结果再次让他大吃一惊: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
 
“仅靠呼吁、写写文章有什么用?老百姓不会看,也看不懂。我们要采取实际行动,从科研上做一些攻关。它既然是菌根菌,我们就采取菌根合成的办法。”刘培贵回忆说,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我们边借鉴边结合实际,慢慢地摸索,一次次失败和总结,逐步走向菌根合成,把对松露的研究从分类,走向了保护”。
 
现已年届花甲的刘培贵,在野生菌从分类到保护的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20年。
 
护菌的“愚公”
 
“云南的野生菌是山民们的钱袋子,在山区农村经济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缺乏有序的管理引导和必要的科普,掠夺性地乱采滥伐不但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刘培贵叹了口气说,“我们考察的时候看到他们为了挖菌掘地三尺,非常寒心。”
 
多年来对野生菌的研究,刘培贵再清楚不过:云南野生菌不单有无可挑剔的食用、经济价值,它们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平衡作用同样不可替代。要保护野生菌,政府不能缺位。
 
他精心写了一份言简意赅的材料,指出云南野生食用菌在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交到云南省委领导手中。
 
这份材料很快得到了批示,时任云南省省委书记的秦光荣当时撰文《感悟造化天道,保护灵性自然》提出:“人类要了解自然,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同时省委明确提出“宁可牺牲一点发展速度,也要守住生态环境”。
 
2011年底,国内第一个针对野生菌保护发展的协会——“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保护发展协会”(下称“野生菌保护协会”)成立,刘培贵当选为首任会长。
 
刘培贵将于今年年底退休,然而老当益壮:“我人可以退,但我的工作不可能退。这么有意义的工作,就算我不能再做了,我的同事,我的学生也会接着做。”
 
2013年,这位“愚公”先后得到国家和云南省政府的资助,开展“中国块菌遗传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利用”、“云南块菌资源多样性以及菌根合成与种植园建设”两个项目,为期4年。
 
“一箭三雕”
 
刘培贵向《中国科学报》记者透露,有关野生菌保护,最近还有件“大事儿”。
 
2012年下半年,云南省政府委托野生菌保护协会起草《云南省野生菌保护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立足于对野生菌的科学保护成为云南省的法律规范。他说,这部上百位专家参与编制的《管理办法》最近正在提交阶段,有望成为全国首部针对野生菌的地方性法规条例。
 
“我们不搞那些虚头,《管理办法》必须具备经得起考验的科学性和战略性,可实施性必须强。”依照《管理办法》,“采集人员要通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山采摘。谁再‘杀鸡取卵’乱采滥伐,我们就有法律依据惩处你。”说这些的时候,他难掩激动。
 
“随着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挖掘观念深入、菌根技术的实施,经过10~20年的改造,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发展可食用野生菌经济,于国、于民、于生态环境都大有裨益。”刘培贵相信,坚持科学发展,云南特色的生态经济定能“一箭三雕”。
 
贵有恒。刘培贵心中有数,目前从事野生菌研究和推广的人员数量仅占动植物研究人员约1%,甚至高等院校的生物系、生物专业,都没有野生菌专业。他分析说,对国内野生菌研究和保护,“发不了Nature,发不了Science,甚至发不了SCI”,许多人根本看不到“效益”。
 
考核体系不该太过“一刀切”。刘培贵这样想,也这样做:“别人把文章写在纸上,我把文章写在山上。坚持三四年,多则十年八年,生态方面的效益就会非常显著。”刘培贵呼吁更多相关专业人士,加入到野生菌保护和发展的队伍中来。
 
《中国科学报》 (2013-08-06 第6版 研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