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7-12
选择字号:
千里蜀道寻父迹
 
■潘敏 (潘家铮长女)
 
四川、西昌、冕宁和磨房沟这些熟悉的地名是爸爸在20世纪60年代离开妈妈和我们,坐着几天几夜的火车前往工作的地方。
 
从那以后的每个星期天下午,我都会搬个小凳子坐在正在干活的妈妈身边,根据妈妈口述的内容给爸爸写信。
 
我记得我的信永远是这样开始:“亲爱的爸爸,又一个星期过去了,你在那里好吗?妈妈说,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吃没有烧熟的东西和不干净的东西……”
 
这样的信我不知写了多少,就是这样的信把我们和在磨房沟的爸爸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我们最高兴的是爸爸从这个遥远的磨房沟回家过年。我已经记不得爸爸给我们带来过什么好吃的东西,但是让我无法忘却的是爸爸回家过春节那几个可贵的日子。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都要让爸爸给我们讲故事,而且一个接一个永无休止。有时候爸爸讲故事讲到深更半夜,妈妈不得不出来干涉,让我们睡觉。那时候的我们就是这样带着爸爸的故事进入梦乡。
 
到了恢复高考的年代,那时候的我,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看着许多年轻人积极踊跃地复习功课,自己不禁心动。可是我什么也没学过,什么也不懂。
 
就当我徘徊在失望边缘的时候,有一天邮局来通知我去南京西路的邮政所取包裹。我好奇地直奔而去,原来是爸爸从磨房沟给我寄来的一个足有十来厘米厚的牛皮纸袋。
 
回家打开一看,我惊呆了。爸爸用工整的蝇头小楷给我写了数学、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复习题,里面还有爸爸写给我的一封信。
 
我清楚地记得这信里的内容:“敏敏,这是爸爸给你准备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帮助。你没有机会上学,这不是你的错。只要努力,机会总会有的。如果考不上也不要灰心,俗话说行行出状元。爸爸于磨房沟。”
 
我就是依靠爸爸一个字一个字写在方格纸上的一厚沓复习题于1978年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
 
爸爸的心血使我这个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人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们的爸爸是个伟大、无私、智慧和充满爱心的爸爸。他给我们留下的不是金钱,更不是房产,而是爱和自强精神。我将继续给爸爸写信,寄去天堂,告慰英灵!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陆琦采访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3-07-12 第6版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