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珊 巧玲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3
选择字号:
课题闲置,究竟在拷问谁
 
■王珊 巧玲
 
关于21CMA的稿子写完了。然而,闭上眼睛,总会有一幅画面跳出来: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站立着一个萧瑟而又坚韧的身影,寒风渐起,有种壮志未酬的苍凉。
 
21CMA在中国不是个例。科学是允许失败的。然而,事实却是,中国的科研体制不允许失败。在中国,不仅是天文学,包括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科学研究都过于强调过程的管理和验收。管理、验收不过,研究就被贴上了“不合格”的标签。
 
然而,验收和评估是考核的手段,但不应是考核所有项目的手段。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应当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之所以10年内没有出成果,并不是没有成果,而是因为研究者本人不愿意出阶段性的成果,21CMA就成了众矢之的。如国家天文台博士后顾俊骅所说,“我们应该尊重科学家的信念,尽管信念与现实有时会矛盾”。
 
事实上,我们不能强求把科学家塞进体制里去。从进行创新和研究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不合理的。
 
在国外,很多科学家,十几二十年,甚至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情,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但并没有人站出来指责他们的研究。人们钦佩他们为科学执著奉献的精神。日本有位科学家,在退休时,他的卫星发射又遭遇失败,他也不可能再有机会去重新做一个卫星,但这并不妨碍他“科学家”的称号。
 
对科研失败给予包容的国度才算具有真正的科学精神。
 
近十年来,我国先后兴建了很多重大的天文学装置。2009年LAMOST建设成功,成为亚洲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同期,号称世界迄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开建;2012年上海65米口径全方位可动的大型射电天文望远镜系统落成……
 
一批批的大型望远镜设备在中国的土地上建成,也让中国天文学家们满怀憧憬:中国的天文学是否能重新走上国际舞台?
 
然而,面临经费与人才缺乏双重压力,许多天文科学装置的正常运行都举步维艰,与此同时,舆论的压力也接踵而至。
 
让许多科学家担忧的是,随着科学装置的不断增多,今后是否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21CMA?
 
设备纵已建成,再去争论当初的立项是否科学,已毫无意义,也无济于事。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讨论从体制层面考量如何支持这些科学设施不被闲置,作出更多的科学成果来。
 
此外,当前在进行各种科学装置建设的同时,更应着手推进后备生力军培养的工作。重大科学装置建设成功以后,无疑需要研究人员的鼎力支撑才能稳妥运行。在人力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建设再多的设备,其实也只是资源的浪费。
 
另外,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的天文学基础研究非常薄弱。目前,我国天文学研究的主要力量和资源集中在国家天文台,而国家天文台的主要力量则集中在国家需求计划上。我国现有天文学研究人员呈供需不足的状态。
 
当务之急,国家的大科学工程应改变现有的重建造、轻运行的模式,投入更多的资源到设备的运行、维护上,保证已有装置良好运行,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3-05-03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让屋顶变白是保持城市凉爽的最好方法 他们心里有一盘棋:“精准设计”水稻种子
重建的美国X射线源迎来新生 卵母细胞为何如此长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