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惠钰 通讯员 王传钧
前不久,山东省济宁市2012年度纳税百强企业排行榜出炉,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能源”)以12.17亿元的年纳税额跻身“前三甲”,位居第三。
据了解,2012年,济宁能源共生产原煤767.09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0.79亿元。集团副总经理张广宇表示,到2015年,济宁能源还将争取使原煤产量达到3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力争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在全球能源紧缺的背景下,煤炭生产面临巨大挑战。而一家成立仅四年的地方集团,又将凭借怎样的优势跻身中国能源企业的第一方阵?
多元化发展
济宁是一个“因煤而兴”的城市,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达140 亿吨,煤炭开采业十分发达。
为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2008年5月,济宁市依托济宁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鲁泰煤业有限公司,组建了一家以煤为主、多元发展的大型能源集团——济宁能源。
董事长虢洪增表示,集团成立之初,发展战略就被确定为“迅速壮大煤炭主业、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施大集团建设”。
目前,济宁能源以地方资源为依托,已经构建了阳城煤电、金威煤电、金乡煤焦化等工业园区,逐步打造出“煤—电—建材”、“煤—焦—化工”、“煤—电—化工”三大产业链条,培育形成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物流、新能源七大板块协调并进的产业格局。
另外,为迅速壮大煤炭主业,提高煤炭的生产能力,济宁能源在积极整合地方煤矿的同时,还向外拓展发展空间,远赴新疆、青海、内蒙古、陕西等地进行资源考察,抓好战略资源储备,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不仅如此,济宁能源还建立起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科研体系。此前,集团就曾与中国矿业大学合作,采用固体充填工艺,为解决煤炭开采中的采空区塌陷难题开辟了一条绿色途径。
“目前集团已逐步形成主业突出、多业竞发、结构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向大集团进军。”虢洪增说。
练硬基本功
在济宁能源,制度建设的完善与严格在业内也是小有名气。时至今日,依然还有许多同行纷纷前来“取经”。
“工区各个方面的责任制度和考核细则都有,很好懂也很好记。”在济宁能源运河煤矿掘进一区,职工大多能一口气说出区队管理制度的几大方面:入井须知、工区行政管理制度、工区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精细化管理标准、斜巷运输管理规定、爆破与顶板管理规定。
在虢洪增看来,制度落实的保证在于抓基层。济宁能源就是要练硬基本功,以员工素质的提升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为此,济宁能源高度重视和强化区队(车间)、班组等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区队(车间)、班组管理的规章制度,创新员工培训的方式方法等。
蓝图成型
如今,济宁能源共有全资、控股及参股子(分)公司22家,总资产148.28亿元。能源大集团的蓝图在虢洪增心中也已成型。
虢洪增表示,今年,济宁能源将重点做好十项工作:一要强力推进产权关系理顺;二要构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三要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济矿集团的上市工作;四要全面实施对标管理;五要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六要稳步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七要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八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九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十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张广宇则表示,“十二五”期间,济宁能源将逐步形成主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后续产业支持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格局。持续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发展活力,通过重点发展化工、物流、机械制造、电力、新能源等非煤产业,着力解决各产业的瓶颈问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力争到2015年,原煤产量达到30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利润60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行列,阔步走向多元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张广宇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4-17 第8版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