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楷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0-21
选择字号:
呼吁建立污染事件应急修复分支学科
 
■陈楷翰
 
突发性污染事件通常对水体、土壤、大气等造成巨大危害,往往带来极其严重的紧急后果和长远后果。目前突发污染事件应急修复主要还是在管理上下功夫,应急修复技术异常欠缺。从国际上几次重大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基本是应对无策就能看得出来。典型案例有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各国蓝藻暴发、各国重金属污染事件、雾霾事件等等。
 
我觉得,突发性应急修复的关键是遥感与分析——工艺技术的结合,在遥感与分析方面,需要有迅速建立监测点,全程测查污染物变迁状况的队伍和相关设备以及相应工艺;在技术方面,需要建立起快速将污染物分离收集的系列理论/工艺及后期的生态修复系列方法。
 
在此,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出现了酚类废水泄漏。酚类270nm但含量很低,只能用于化学手段的水体检测,难以直接遥感,但我可以投掷标的物,跟踪标的物的漂流行踪,我就很容易随时取出标的物来测试其行踪和变迁,以此形成遥感与分析检测。
 
在此基础上,我就可以设计污染物的应急修复方案。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瞎折腾。
 
进一步,我甚至可以因此获得污染物在底泥停滞情况甚至获得整个的后期生态修复结果。
 
如何?因此我认为遥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尤其对于环境领域更是如此。此思路供考虑但使用时请注明出处。 这门新学科的建立将对今后人类的健康生活起到巨大的作用。在科学网上认识到李小文老师是我的荣幸,对着这门新学科的大门,我们已经开始前行并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在天然水体自气浮应急修复——港口泥泛区及浅水型水体底泥水文修复——沙漠机械化修复等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构思,有些已经开始大试操作了。
 
希望大家一起向该领域迈进。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中国科学报》 (2013-10-21 第6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