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0-8
选择字号:
科技“神笔”为文化“点睛”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数字艺术技术工程中心的工作人员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概念策划、系统设计和整体实施,期望通过科技的“神笔”,让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使科技成为文化传播的翅膀。
 
■本报记者 童岱
 



▲以上皆为汉字文化数字体验馆效果图
 
可以变化成不同汉字形体的变形金刚、让观众悬腕挥毫的虚拟毛笔、能裸眼观看的360度全息情景……这些和汉字文化相关的创意,在科技的“润色”下显得尤为有趣。
 
这支试图让科技与文化“联姻”的团队,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数字艺术技术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团队一直致力于集文化、科技、艺术、教育等相融合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实施。
 
科技人与文化产业结缘
 
“因为研究方向和领域的特殊性,我们这里要求复合型人才追求‘三通’:中西通、古今通、文理通。”中心负责人王健博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团队成立缘起颇具戏剧性。
 
2009年底,国家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钵池乡乡长祁素娟一行来到北京,想寻找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人才,在当地建立类似北京798艺术区的项目。
 
“当时他们找到我,我本身是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研究的,自认为文化根基不厚,还好认识一帮文化圈的专家和学者,就找到他们聚集在自动化所帮着一起征求意见。”王健说。
 
在考虑了自动化所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后,地方政府方面几番商讨后决定在当地建立中华文字艺术园(馆),并委托自动化所承担这个具有创新性的文化科技融合的项目。
 
王健说,在对项目作具体规划时,他们发现用科技手段巧妙地表现汉字文化难度非常大,无论是创意还是内容,形式还是手段,要求都很高。
 
2010年初,团队前后组织了包括汉语言文学、艺术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领域的30多位专家来到自动化所召开前期策划会议,统一了中华文字艺术园的理念、主题和思路。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项目并为今后类似项目储备力量,自动化所于2010年5月成立了数字艺术技术团队,集结了一批人文、社科、艺术、理工科复合型高端人才,一头扎进了文化创意领域。
 
协同创新让创意更动人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文化走出去的国家软实力建设,更要依靠基于原创力的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如果说文化是鲜活的灵魂,那么科技是翱翔的翅膀,只有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科技为文化服务,才能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数字艺术技术团队艺术总监黄卫星说。
 
在她看来,文化创意要新颖、开放、巧妙,科技创新需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性。这一点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2012年7月,自动化所副所长徐波陪同中宣部领导到自动化所视察工作,寻找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密切的项目,他们不由对中华文字艺术园项目格外关切,王健借此汇报了中华文字艺术园(馆)项目的概念设计大纲。
 
“很快,就有了出乎意料的反馈结果。”王健说,北京市房山区正在建设北京第一个大规模整体开发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文化硅谷。
 
他们采纳了中宣部领导的推荐,经过与自动化所多次交流,于2012年12月中旬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同时为北京文化硅谷另一个子项目——山东德州华嬉园设计开发“汉字文化数字体验馆”项目。
 
黄卫星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当前存在科研薄弱、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科教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文化创意领域的“政产学研用”未能一体化等诸多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心团队确定了以数字化、信息化的高新技术带动文化的产业化,推动信息产业与内容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同时借助自动化所的优质资源,团队成员取得了一系列的设计和研发成果。
 
比如,“文字雨”互动环节设计,由随意移动的字,遇到人手就凝固,继而变成该字不同的字体形状。这就是充分利用了模式识别中的成果——图像理解和分析,使得静态的文字,可以通过人机互动来动态的展现。
 
虚拟和现实就这样连接在了一起,而这个过程的背后,是计算机系统经过了复杂的计算和编程来实现最终的效果。
 
“科技也能反过来促进文化创意,互动性的体验过程会让观众更乐于去接触传统文化,尤其是发挥自身的潜力去发掘和发现传统文化的魅力。”黄卫星举例说,他们在项目场馆中就有这样的创意:设置一支虚拟毛笔,观众可以用这支笔在虚拟的宣纸上书写自己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各种字体。之后,观众可将所写的字利用展馆设置的3D打印机或者激光雕刻机做成DIY产品并带走。
 
依托所内资源进行二次创新
 
为了融合文理科不同专业的研发人员的思想结晶,中心团队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主创人员的头脑风暴工作例会。
 
“我们现在开发出来的互动场景和相关设备,都依托于所内的各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中心等,在已有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文化创意进行二次创新。”在黄卫星眼中,文化是核心和灵魂,科技则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两者相辅相成。
 
她谈到,很多科研工作者在研发某项技术时,其研发初衷可能并非用于文化产业。但可以通过文化创意,巧妙地对这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转化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技术。
 
例如,虹膜识别技术,其研发的初衷可能是用于银行、机场、矿井等安检系统或者特殊身份识别的环境,但我们可以将之运用到文化创意产业中来,比如用作检票系统和游客身份识别系统,科研人员可以设计非纸质的“门票”——借助人的眼睛。
 
观众到达体验馆门口后,工作人员会引导观众在设备上录入自己眼睛的虹膜信息,同时也就完成了注册和买票。等进馆的时候,对着虹膜识别设备扫下眼睛,就可以刷“眼”入场。
 
“我们也可以在体验馆中做类似的设置,依靠朝上的投影灯,将光影投射在高速旋转的3个铰链的屏幕之上,借助视觉暂留的原理,形成的视觉效果就是虚拟真三维立体的样子。”王健说,在表现汉字的演变历史时,使用这种方法,让观众在惊叹中接触汉字的“记忆”。
 
针对场馆的留影区,团队还研发了汉字变形金刚。事实上,就是一个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观众的现场指令,变形成相应的汉字。
 
“未来,我们期望通过各类数字体验馆的文化性、科技性等特征,打造线上、线下,馆内、馆外相结合的多元化市场,在取得良好社会效应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王健说。
 
《中国科学报》 (2013-10-08 第8版 平台)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