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泳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1-14
选择字号:
留学生
 
■曾泳春
 
下班的班车坐得满满的。我坐在最后一排,想闭目养神一会儿,不料几个留学生涌上车,把最后一排都填满了。我身边那个小伙子,身上一股不知是天生的还是与香水混合的味道,顿时让我的胃很不舒服。
 
他隔着好几排座位与前面另一个小伙子用不知道什么语言交谈了一阵,忽然转向我,问我speak不speak English。我说speak,他把手里几页纸递给我,让我告诉他上面写些什么。因为车厢里很暗,他殷勤地用他的手机给我照明。我一看,是一份博士学位论文盲审评议表,写得密密麻麻。这样的评议表,我这几个月也填过好几份,经常是要忍住了怒气才没写一整页的批评意见。在大批量制造博士的今天,很多博士确实是拿着份一到两个硕士水平的作业就用来毕业的。
 
这份评议意见相当不好,显然审稿人没忍住怒气,大体总结一下:通篇论文难以读懂,创新点模糊,看不出来是理论计算创新、实验方法创新还是材料创新,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很不相符,实验结果也无法说明问题,论文结构混乱,比如,某一节的题目为什么全部是大写?我把评议意见翻译给他听,最后我告诉他,结果是要求导师把好关,修改后再审。也就是说,没有通过。
 
小伙子忧伤地看着我,说这是第二次送审了,却还是没通过。他忽然像抓住稻草一样问我是不是full professor,可不可以帮他improve the dissertation。我吃了一惊,这颗向来很软的心硬了硬说,虽然我是全教授,也带留学生,但这不是个好主意,你还是应该寻求导师的帮助。他说他的导师已经认为论文没问题了,但盲审就是不通过。他还说他已经发表(是发表不是投稿)了二十几篇paper,全部是SCI,可是评审意见还是说不行。看我吃惊的样子,他诚恳地说我可以去google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到那些发表的paper。
 
其实我只是稍微顿了一下,并不是那么吃惊。原因是我自己也带着一个极其让我头疼的非洲留学生,还只是个硕士生,就在我面前说要写10篇文章。我当时很生气地对他说:你能把你做的东西发表一篇就可以了,这是你们毕业的基本要求。
 
而这个学生很让我吃惊,他是典型的东非人的特点,我曾经去肯尼亚领教过,就是既能讲又不做。肯尼亚的教授算是他们国家的贵族了,相比于他们国家的人民,待遇相当高。他们大都是国外留学回国的,无论学到学问没有,但至少贵族气是学到了。他们衣着光鲜,操弄着一口漂亮的英语,夸夸其谈的本领非常强,但连基本的守时都做不到。
 
据说,连他们的总统都做不到守时,何况教授?我带的那位留学生也是如此,说起ideas来一套一套的,开题开得很不错,我心里正暗暗高兴,谁知他开完题就不做了,把我安排帮他做实验的中国博士生累得发脾气。我作为一个温和的女教授,从来没骂过我的中国学生,但第一次骂了这个留学生。
 
后来他也逐渐怕我了,每次来见我先探个脑袋进来,眼神里带着恐惧。也许是我英语不太好,骂人掌握不好分寸,把他骂怕了(不应该啊)。但他怕归怕,依然我行我素,还是永远不守时,好不容易来做一次实验,做着做着在实验室还睡过去了。
 
可他还真能写文章,用一年来得到的那么点实验结果,翻来覆去地写,还真给他发表了好几篇,有的是SCI,有的是EI收录的会议文章。他也不跟我说,哗哗地写,哗哗地投,我的邮箱一出现一个作为coauthor的投稿邮件,我就心惊肉跳。他的writing非常好,这个我不必操心,我也担心不上他的重复发表、自我抄袭了,我现在只抓住,他千万不要抄袭别人的就可以了。我问过他为什么要发表那么多文章,他说他的同伴们都这么做。呜呼,要说中国人写SCI灌水,我相信那些官方语言是英语的国家的人更有灌水的能力和意愿。
 
回到我文章开头班车上遇到的留学生,是个巴基斯坦人,英文写作也不在话下,作为已经读了4年博士的留学生(也许还加上几年的硕士),灌二十几篇SCI我也是相信的了。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通不过盲审,看来要不是写得差到极点,也不至于惹得审稿人如此狠心肠。当然,我没看过他的学位论文。元芳,此事你怎么看?
 
再说回我自己的留学生,好不容易,他年底就该毕业了,昨天我催他的thesis,他说还要两个星期的工作,但他还是热衷于投稿。我很怕他会赖在我这里读博,但他的志向还很高远,往全世界发了好几个申请。但愿他到时别拿不出我期待的充满了华丽辞藻的洋洋洒洒好像做了好多工作一样的thesis,那么他想去别的国家读博的愿望就得推后了。
 
赶紧把这名头疼的留学生送走是我现在很热切盼望的事。但留学生还是源源不断地来,新的一名苏丹留学生又来了。这名学生和上个学生正好相反,怯生生得像只绵羊,一米九的个子,站在娇小的我面前就像个巨人,每次来见我还要拉着一个上一级的苏丹留学生壮胆。难道我的笑魇如花,在他眼里是毒药?
 
无论怕还是不怕我,我只希望,他们能按要求完成学业让我比较省心,也不要灌水写文章,如期毕业,回去建设他们的国家,这就是我们带留学生的心愿了。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中国科学报》 (2013-01-14 第6版 博客)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