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立桂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28
选择字号:
扭结的空间、层叠的历史——
城市在何处
 
■罗立桂
 
北邮西门外是宽阔的马路,车流如织。抬眼望过去,马路的对面却有一片可以在城市中称作荒坡的地方,坡上长着树和杂草,略显荒凉。初次看到,我有些迷惑——北京寸土寸金的地方,怎么能让这么一块宝地闲置着呢。后来走到明光桥下,我才看到荒坡尽头的一段土墙上写着:元大都城垣遗址。我恍然大悟,哑然失笑——为自己的无知。恍惚间,在现代化的北京城上空抑或地下,一座元代古城巍然挺立。
 
我忽然心生疑问:城市到底在何处?眼前、脚下、心里……我可知道我心中的北京绝对不是眼前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热闹触手可及。踩在脚下的柏油路,顶在头上的灰蒙蒙的天,都不是我的北京。我的北京是小学时课本上的天安门城楼,是城楼上那张伟人的照片,以及多少年的向往中,心里千百次虚构的那座城市,像一个沧桑的老人,从元、明、清一路走来。只要我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北京的形象就会在一瞬间层层叠加,历史的现实的空间交错在心里,顿时眼前的北京就会面目全非。
 
我还记得在昆明的时候,我穿行在城市的小巷中,寻找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终于在一个高楼林立的小区入口左侧,看到一个圆形的小门,进了小门,穿过石子路,在一个小学校的门口,找到了先生殉难处,只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字。可是就在那一刻,我眼前的高楼消失了,眼前出现了绿草盈盈的山坡、弯弯曲曲的小路,以及先生在那天演讲完之后沿着小路回家留下的匆匆脚步。我知道在到昆明之前,我的心中就有一个昆明存在,那里有战争年代的烽烟炮火、有西南联大的朗朗书声、有先哲们高大的背影……
 
当北京的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老北京的面貌一天天淡出历史舞台时,曾经有多少人痛心疾首,萧乾先生就曾说:“今天,年轻的市民连城墙也未必见过。他们可知道民国初年街上点的是什么灯?居民怎么买井水?粪便如何处理?花市、猪羊市、骡马市,当年是个什么样子?东四、西单还有牌楼?”也就是说在萧乾的心目中北京叠加着一层层历史留下来的空间。西方学者研究空间理论,指出有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我不想卖弄高深的学问,我只是想说,每个人心中,城市都是作为第三空间存在的。因此,每个人心中的城市都是不一样的,城市是一个扭结的空间,密密麻麻层叠的历史。
 
(http://blog.sciencenet.cn/u/llgkyy)
 
《中国科学报》 (2012-09-28 A3 博客@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