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9-18
选择字号:
天龙制药:三十载品质如一

 
天龙制药厂区鸟瞰
 
■本报记者 刘畅
 
“三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却经历了太多太多。”回忆创业的历程,湖南天龙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龙制药)创始人曾昭亮至今仍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牙膏中迸发的灵感
 
天龙制药原名怀化市日用化工厂,当时租用的厂房不到一百平方米,主要生产花露水、雪花膏、珍珠霜、痱子水等日化产品,条件十分艰苦。“我们做煤饼、煤火配料、烧木材、在井边熬蒸馏水。用木棒当搅拌机、塑料瓶包装、手工灌、锯片刮,全手工操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式小作坊。”公司老员工申艳介绍,由于当时的中低档化妆品市场饱和,所以效益越来越差,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大考验。
 
1982年5月,受怀化市领导的邀请,远在邵东的曾昭亮义无反顾地变卖了全部家当,怀揣呕心沥血积累的三百多个日用化工配方,顶着压力,克服困难,来到怀化这片创业的热土。曾昭亮当时就敏锐地意识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日用化工市场,如果没有一个拳头产品而只小打小闹,难以在市场上立足。
 
在皮炎平尚未诞生的日子里,市场上对皮肤病有效的外用膏药很少,尤其在皮肤病高发季节,皮炎、湿疹等皮肤常见病反复发作困扰着很多人。一天早上,曾昭亮在使用一种药物牙膏刷牙时,看着雪白的牙膏挤在牙刷上,他脑海中瞬间迸出一丝灵感的火花:为什么不能生产一种医疗、护肤美容为一体的多功能皮肤病用药呢?
 
这是一场艰难的跋涉。曾昭亮研制的是一种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不仅要掌握皮肤病、药物学和日用化工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而且还要借工艺技术为中介,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一系列学习,他设计了上百个配方,进行了无数次试验,历时一年多时间,硬是凭着自己不屈的韧劲,顺利攻克每个难关,一举填写了皮肤用药行业的空白。
 
药品的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临床的不断意见反馈过程中,曾昭亮一直在科研一线对这一产品的配方进行改进,终于使其对湿疹、各种皮炎、瘙痒症及痤疮的综合疗效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还成功延长了药品的有效期。
 
槐花维肤膏的成功,并没有让曾昭亮满足,反而使他看到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并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致力于科研开发中。1997年,他又成功研制了一种纯中药强肾胶囊产品,并一次性通过了湖南省药政局组织的鉴定。该产品总有效率高达98.7%,比对照品高出23个百分点,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居领先地位,荣获了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十周年”暨“‘八五’农业科技攻关成果博览会优秀项目奖”。
 
品牌不同品质如一
 
企业在曾昭亮的手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维肤膏在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好形势,现有的生产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1992年,他选中了实力强大且位居窗口位置的香港艺兰公司,并将“槐花牌”维肤膏的知识产权以960万元价值入股,共同组建了湖南天龙医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但随着大量的洋品牌被引进,国内医药企业蜂拥而上,一时间“品牌乱象”,药品市场也遭遇到“成长的烦恼”。有些商家不顾自身发展现状,一味追求利润,竞相效仿、炒作,前赴后继。导致中国的药品市场,犹如在迷雾中穿行,消费者也在“雾”中不知所措,市场发展陷入尴尬境地。一时间,市场上仿制维肤膏的跟风者层出不穷。
 
2002年,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做好统一换发药品批准文号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要求化学用品的通用名必须体现主要原料,“槐花”维肤膏因此改名为“槐花”氟轻松维B6乳膏。正是此时,“维肤”的商标被某些商家恶意抢注,并借“维肤”膏的名气欺骗消费者,还声称自己的非药准字号产品为正宗的维肤膏,以此混淆市场。
 
为了与其他厂家的维肤膏区别开来,方便广大消费者辨识,2008年,天龙制药决定正式将原槐花维肤膏改名为雅护膏。并斥资千万进行媒体广告宣传,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雅护膏,投入市场后,雅护膏因对皮肤的治疗效果显著,深受消费者青睐,创造了30年无投诉的医药神话,在国内皮肤用药市场独占鳌头,并远销海外。
 
时至今日,恶意仿制、炒作的其他维肤膏药厂,多已销声匿迹。而天龙制药却已将现代制药科技融入古老的酿造秘方中,实现了从纯人力手工制作到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业生产转变,今年“槐花维肤膏”商标正式回归天龙手中。
 
风雨后 龙再腾
 
在长期战略方针中,曾昭亮采取现款现货的销售方法,加快资金的回笼,再把资金投入企业并不断地扩大再生产。2000年9月,完全按照GMP标准建设的天龙制药的异地搬迁顺利完成。它的启动,标志着整个天龙集团的初步启动。
 
但前几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天龙制药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产品销量不尽如人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公司领导关注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利润,更注重人文关怀。“不但没有给员工减薪,还给全体员工加薪,解决员工就餐免费的问题。给员工装修宿舍,安装热水器,配置电视机、沙发等。”申艳介绍,2010年公司又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用于办公大楼、喷泉、假山、公路、人工湖、绿化带、健身设施的建设,从这点点滴滴就充分体现公司领导习惯化的管理,和对员工的深情厚爱。
 
曾昭亮在长期的内部管理中更加强了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极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公司生产规模一年一个新台阶。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步步为营的发展步伐最大地发挥了流动资金的动力,公司经济效益蒸蒸日上,利税数年均超过千万元。
 
“回顾天龙三十年的历程,我心潮澎湃,心存感激。”曾昭亮表示,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他欣喜地看到,天龙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又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
 
《中国科学报》 (2012-09-18 B4 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