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刘闯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21 5:27:35
选择字号:
集成创新:不只是加法
——院军合作共推生态高值农业技术
 
■本报记者 丁佳 通讯员 刘闯
 
“中科院涉农研究所有20多家,但平时来往不多,条块分割现象比较普遍。我们总想找个机会,把大家集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为国家农业发展服务。”
 
2009年,中科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朱江总算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契机。那一年,中科院与沈阳军区联合启动了农业现代化合作项目,在军区直属老莱农副业基地开展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的集成示范。
 
不可思议的组合
 
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秦启联怎么也没想到,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张文生会成为他合作最紧密的拍档之一。
 
这两个专业上毫不沾边的科学家,是因为一种针尖大小的小虫子走到一起的。
 
它就是赤眼蜂。这种红色眼睛的昆虫可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20多种害虫的卵中寄生,是农业生物防治中大名鼎鼎的“明星”。
 
然而,赤眼蜂的繁育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人工繁殖赤眼蜂主要使用柞蚕卵,但这样的卵只能繁育出极少数种类的赤眼蜂,不能用于水稻螟、玉米螟等重要农作物害虫的防治。
 
难道是寄主用错了?秦启联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首先解决了小菜蛾的规模化养殖,随后在老莱基地建立了用小菜蛾卵为宿主的稻螟赤眼蜂扩繁技术体系及中试生产线,结果大获成功。
 
“以小菜蛾为寄主扩繁小卵蜂,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在60天时间里,繁蜂可扩增约3亿倍。”秦启联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一只小菜蛾,理论上一个月后就能繁殖出5亿只赤眼蜂,这类技术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实现。
 
接下来,秦启联等人又发明了一种精巧的放蜂器。这是一个果冻盒一样大小的容器,里面装上赤眼蜂,在封口膜上扎几个小眼,就可以投放到田里去。“我们还在盒底放了重物,这样即使扔到水田里,也不怕容器倒置淹死赤眼蜂了。”
 
但在坐拥3万亩耕地,却只有20名战士的老莱基地,人工投放还是太费精力,而且一旦错过害虫繁殖季节,一切努力都会化为泡影。
 
这时,张文生等人研制的旋翼无人直升机便派上了用场。“针对大范围农场病虫害防治问题,选择无人机进行监测并代替人工投放‘生物炸弹’,一直是国际精准农业研究的难题。”
 
针对播撒赤眼蜂的特殊任务,张文生和他的团队完善了无人机的结构设计,并开发了实时综合控制软硬件系统。“我们的飞机已能够实现距离庄稼40厘米的低飞和悬停,每小时可播撒500亩土地,并能根据害虫量进行精确播撒。”
 
这也让秦启联感到很开心:“要不是当初中科院给我们牵这个线,这问题还真不知道怎么解决。”
 
人才的“快繁”基地
 
中科院微生物所正高级工程师仲乃琴是个种土豆的高手,但中国马铃薯的现状却让她很担忧。“中国马铃薯总产量占全球的1/5,但单产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原因就是我们的马铃薯病毒病很厉害,种薯退化严重。”
 
这也是国家开展“南薯北调”工作的重要原因。老莱基地所在的黑龙江纬度高、气候冷凉,天然传毒媒介蚜虫密度低、数量少,土地又相对集中,成为得天独厚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在仲乃琴的马铃薯种苗工程实验室,技术人员将病毒感染轻的马铃薯茎尖切下,进行离体培养。小苗长出来后进行检测,如果无毒,就可以进行扩繁,并进一步移栽到温室进行悬空式无土栽培,最后长成脱毒的微型薯。
 
“如果将微型薯直接用作种薯进行商品薯生产,就能降低病毒感染的几率,保障我国商品薯的品质和产量。”仲乃琴介绍说,现在薯苗成活率已达97%,全年可生产脱毒微型薯40~60万粒。
 
在老莱基地,实现快繁的不仅是脱毒马铃薯。仲乃琴将她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基地的战士,战士再去培训工人。“即使以后我们走了,这里也人人都是专家了。”
 
基地还与周边的3个农村合作社建立起联系,形成了“小土豆、大产业”的格局。农民用基地的原种种植出的一级原种,全部由基地购回。“脱毒马铃薯品质好,售价也高,农民不但能够增产,还能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
 
最近,老莱基地附近的讷河市从基地“挖”走了一名临时工,聘其作为马铃薯生产技术顾问,这让基地主任孔庆华大呼心疼。不过他也说:“院军合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我们自己带来利益,而是要通过我们这个小窗口,把成果辐射到老百姓当中去,最终造福社会。这就是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中国科学报》 (2012-08-2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