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承钧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17 5:43:15
选择字号:
叩访大师故居

梅兰芳故居

 
 
郭沫若故居
 
■马承钧
 
赴北京办事正值三伏天,抽空偕友人重游什刹海,在嘎嘎的蛙鸣声中走近几家绿荫掩映的名人故居,凭吊大师的遗迹,回顾先贤的生平,重温巨擘的辉煌与遗憾,不觉感慨良多。
 
京剧大师梅兰芳故居在后海护国寺街9号,这个两进四合院占地800平方米,原为清末奕王府一部分。梅先生1951年自上海搬来居住,直到1961年去世。1986年故居正式开放,门额“梅兰芳纪念馆”为邓小平所题。
 
跨进朱红大门,迎面有一通灰色影壁,四周竹林茂密、树影摇曳,一尊汉白玉半身塑像再现梅大师笑容可掬的神态。故居陈列室保持当年原貌,展出梅家人珍藏的图片、剧本、纪念品等文物3万余件。
 
幅幅剧照见证了梅大师8岁学艺、11岁登台、以青衣刀马旦一举成名、驰骋京剧舞台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梅兰芳共演出剧目170余部,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他更是一位大德懿行的爱国艺人,抗战时他“蓄须明志”、“沪上毁画”,赢得国人有口皆碑。建国后他当选全国文联和全国剧协副主席、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为我国文艺事业建立殊勋。
 
后院三间北房为大师夫妇的起居室,梅先生使用过的硬木家具和练功用的大镜子、鸽子哨,《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和自述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等著作历历在目。墙上挂有当年饰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游园惊梦》等剧照和生活照及与友人的合影,令人想起这位巨星当年的生活情景。
 
我被梅先生与胡适的合照吸引了,两人笑得那么自然、怡人。我知道,1928年梅兰芳去美国演出,得知胡适曾在美生活多年,便前往请教。胡适热情接待了梅兰芳,详细介绍了美国的风土人情和欣赏习惯,为他出谋划策,使梅剧团赴美巡演空前成功,刮起一股强大的“梅旋风”,中国国粹由此倾倒西方。后来梅旅居上海,胡适每次来沪,他都会热情接待共叙友情。一次胡适去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深夜两点要在上海登船。正在外地演出的梅闻讯后连夜赶回,亲自去码头为胡送行。梅先生是用实际行动践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中华传统美德啊!
 
1961年5月31日,梅兰芳在中国科学院为专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成为他舞台生涯的“绝唱”;7月9日,梅被任命中国戏曲学院院长;7月15日他筹备去新疆演出事宜;7月30日,他突发心绞痛被送进北京阜外医院,离家前他久久环顾生活了整整10年的这个幽静院落;8月5日,周总理从北戴河赶回探望大师,病榻上的梅兰芳还牵挂新戏的排演和即将去新疆的演出;8月7日深夜,梅大师昏睡过去,一颗伟大的心脏再也没能苏醒。8月8日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哀乐声中宣布伟大的戏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与世长辞。
 
年仅67岁的梅兰芳匆匆离世,令人扼腕唏嘘!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与德国布莱希特、苏联斯坦基斯拉夫斯基并称“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他靓丽的唱腔曾醉倒亿万众生,他曼妙的水袖曾划过东西半球,他热情的双手曾握过众多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无数普通百姓,他儒雅亲和的笑靥,就永远定格在故居这尊汉白玉半身塑像上……
 
什刹海西岸的郭沫若故居占地7000平方米,原为清朝巨贪和砷的后花园。民国时被达仁堂药铺买下作为宅院,1949年后是蒙古国驻华大使馆,1963年郭沫若入住,在此度过他生命最后的15年。
 
大院呈不规则形,进门有两座假山,中间立一尊郭老铜像,旁边有一颗高大的银杏树。北边为二进四合院,院内种有腊梅、海棠和葡萄、紫藤之类攀爬植物,左边还有一爿月季园,这氛围挺符合这位浪漫才子的诗人情调。
 
穿过一条檐廊便进入郭老伉俪的生活区。客厅、办公室、卧室和书房均保留当年模样。身兼学者、诗人、剧作家、书法家和国家领导人的郭老,在此读书写作、批阅公文、会见宾客和挥毫泼墨。柜子里摆着郭老生前在此完成的大量著译手稿和收藏的图书,令人想起这位文化巨匠笔耕不辍的传奇一生。
 
返回前院,我站在郭沫若全身铜像前凝神瞻仰,郭老神态怡然,似在小憩又似沉思。郭老幼女郭平英(也是郭沫若纪念馆馆长)介绍说,父亲生前喜欢在院里漫步或小坐,这是他最难得的休闲时光。我想,那株高大的银杏树应该记得当年发生的一切吧。
 
郭老生活于此的15年,正值中国政坛波诡云谲的“极左”年代,他也陷入困惑不安悲欢离合的窘境。“文革”之初,郭沫若首当其冲遭到批判,多亏周恩来出面给予特别保护。郭老却从此噤若寒蝉,他自己宣称:“一般人看来我是一个作家、诗人、历史学家。我几十年来一直写东西,恐怕有几百万字了。但拿今天的标准来讲,我以前所写的东西应该全部把它烧掉,没有一点价值……”
 
为了自保,他还违心地撰写了许多赞美“文革”的诗词,但这并未保住他一家的平安。1968年,其爱子、肄业于北大哲学系的郭世英(郭老与于立群所生次子)被北京农业大学红卫兵抓走拷问,不日坠楼身亡;三子郭民英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参军,不久自戕身亡……老来连丧两子,郭老备受打击,常常深夜捧着儿子遗物流泪发呆,终于罹患重病,1978年夏与世长辞;半年后,夫人于立群在故居自缢。
 
回想郭老去世前三个月,他曾抱病在人民大会堂发表《科学的春天》报告,他说:“亲爱的同志们: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春天到来了。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也需要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巨人,科学是讲求实际的,也需要创造和幻想,嫦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通过科学今天都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探索无穷的真理吧……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拥抱这个科学的春天吧!”
 
步出树木掩映的王府大院,忆起两位文化巨匠的彪炳勋业,虽已人去楼空,深深的亲切感与沧桑感却挥之不去。遗憾的是,梅兰芳67岁就离开人世,成为中国戏剧界无可挽回的特大损失;郭沫若那《科学的春天》演讲今天已变成现实,但他晚年的表现和遭遇,却见仁见智令人反思。笔者不禁想起今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的话:“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可能得而复失,‘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可能重新发生……”抚今追昔,此言振聋发聩啊!
 
《中国科学报》 (2012-08-17 B4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