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 |
交一份经得起推敲的社会责任报告 |
|

■本报记者 刘畅
当下,跨国药企纷纷进军中国,本土制药企业需要在满足13亿人不断增长需求的同时,兼顾更长远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已经是国内药企所面临的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人才产品两步走
复星医药集团(以下简称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认为,只要处理好企业的边界、周期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企业就能拥有一个更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获得财务报表和社会责任报告的持续提升,实现基业长青。
“首先,要正确认识到企业的边界。只有正确认识,打破企业与社会的边界,打破企业时间周期的限制,和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良性互动,企业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的共赢。”陈启宇说道。
谈到可持续发展道路,陈启宇说,复星医药是从人才的可持续、产品与技术的可持续两个方面来把握企业的生命周期的。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在建立了一套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体系,注重现有员工的职业发展,同时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在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上,复星医药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延长老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也通过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建立了产品梯队,推出新产品和新技术。
陈启宇一直认为,企业应该出色地完成和发布两份报告,一份是财务年报,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的成果、经济效益的成绩;一份是社会责任报告,反映的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处,也反映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
“希望这种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业绩的报告发布像财务报告一样,并能被各利益相关方所使用,满足利益相关方了解复星医药方方面面的需求。”陈启宇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复星医药集团2009年首度发布2008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率先发布依据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编制的此类报告。目前,复星医药已经连续三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并连续两年邀请第三方独立审验机构对报告内容进行审验。
经过过去三年的报告发布,复星医药深深感受到,报告发布是对企业管理的真实反映,向利益相关方公开报告企业运行情况,深入透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活动,展示在公司治理、经济责任、环保、质量安全、员工发展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措施。与此同时,这也是企业更全面的自我审视的过程。
把握契机实现利润增长
由于医改和降价等原因,2011年国内医药企业表现均有所下降。而复星医药仅201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实现35%的增长。利润从何而来,让记者倍感好奇。
“复星医药的利润增长去年主要还是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公司原有的制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第二,我们去年新并购企业的业务贡献;第三,公司长期支持发展的国药控股在中国药品分销领域保持遥遥领先的地位,去年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其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稳固。”陈启宇这样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在2010年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后,复星医药紧接着又通过进一步强化对核心产品,包括阿拓莫兰、奥德金、邦亭、万苏平等一系列核心制药产品的营销、加大研发投入,来确保第二年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
“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利用这两三年中国制药行业开始步入整合周期这样一个契机,寻求一些新的并购和整合的机会,带来一些新的利润增长。此外,国药控股要一如既往保持这个行业的领先地位。最近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无论是对国药控股还是复星医药,都是一个更好的发展契机。”陈启宇说。
着眼未来规划蓝图
有专家指出,未来几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更加凸显。陈启宇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也将成为推动中国医药行业进入黄金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老龄化的趋势上来看,随着人口结构的老化,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包括肿瘤及其他一些老年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这些疾病的需求和持续治疗用药的需求会很大,所以医药行业一定会受益于人口老龄化。
因此,在陈启宇看来,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讲,医药行业必须要去服务于这些人群,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老龄化这样一个趋势。
随着中国医药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企业间的竞争可谓愈演愈烈。陈启宇认为,在医药领域要保持竞争力,尤其是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首先要真正懂得和理解市场,具备与市场的未来趋势相匹配和与之相适应的长期战略。“在这个基础上,第一重要的是创新力,也就是能不能持续地推出适合这个市场需求的好产品,能够胜过竞争对手;其次就是市场和营销力,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复星医药在市场中的未来走向,陈启宇心中早已描绘好了一幅蓝图。
“我们目前在制药领域已经有所发展;分销方面已与国药控股形成良好的合作。未来,复星医药在聚焦发展核心制药业务的同时,将积极发展医疗服务领域,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也有一些实质性的动作,相继收购了安徽济民肿瘤医院和医院岳阳广济医院。”陈启宇表示,复星医药希望能够持续发展,并在不断地发展中探索有自己特色,又适应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方向的经营模式。
《中国科学报》 (2012-07-31 B4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