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7 6:12:58
选择字号:
血液科的低血糖之谜
 
■本报记者 张思玮
 
“黄医生,我发现你们检验科血糖查得很不准,我管的好多患者血糖都偏低,但却没有临床症状。”
 
“我最近也注意到了你们科低血糖的事情,但几乎每次都对标本复查两遍,结果差异不大才敢发报告。”
 
“那你到科室后,再看看是不是质控的原因啊?!”
 
……
 
这段对话的两个主人公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455医院血液科刘医生和检验科黄元兰。显然,刘医生对检验科的血糖检测提出了质疑。
 
黄元兰到了科室之后,首先从住院患者数据库中调出了刘医生经管过的所有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情况与刘医生所描述的完全吻合,大约50%的患者在入院时存在低血糖的情况,甚至血糖最低的仅为1.30mmol/L,且这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糖逐渐增高,恢复至正常水平。
 
“看来刘医生的质疑也不无道理。”接下来,黄元兰对生化室的室内和室间质控进行检查,但并没有发现问题。她心里开始纳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血液科群体性低血糖呢?
 
为了寻找出答案,黄元兰不惜利用休息时间查阅资料,在专业论坛发帖求解。终于在丁香园论坛上看到这样一则回复的消息:其实这些患者血糖的真实值都不低,之所以检测结果低,是因为标本在进行分析前没有有效地抑制糖酵解,导致血糖大量被白细胞(WBC)消耗所致。
 
因为通常从标本的采集到实验室分析,往往需要经历4个小时左右。在这期间,WBC会不断地消耗血液标本中的葡萄糖,导致最终检测结果较实际值偏低。血液科大部分患者都是白血病,其WBC计数通常较参考范围上限高出好几倍,标本运送过程中,WBC必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因此造成了血糖偏低。
 
经过仔细思考后,黄元兰再次把血液科低血糖患者的所有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部调出来分析,结果发现:低血糖的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是白血病首诊患者,其WBC计数往往高出参考范围上线数。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后,患者WBC计数降低,血糖几乎都恢复了正常。
 
随后,黄元兰把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告诉了刘医生,并向科室进行汇报。几周后,科里采购了一批含氟化钠的采血管,专门用于血液科高WBC计数患者的血糖检查。同时,检验科也和其他科室进行了沟通,希望他们采血检测血糖的时候尽快送检,尤其是WBC计数增高的患者。
 
至此,血液科群体性低血糖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由此带来的启示,在黄元兰看来,非常值得借鉴。
 
“如果临床医师对错误的检验结果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检验医师采用重复检测的方法试图证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双方并不进行沟通,则必然会酿成医疗事故。”黄元兰说,在检验工作中,采用重复检测标本、观察实验误差的方法只能反映仪器的精确性,而不能反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晶实(北京)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李萍教授认为,一名优秀的检验医师,应该学会结合所有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结合其他临床表现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并分析各个实验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检测的因素。
 
同时,要想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检验人员还应该更多地需要从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质控环节着手考虑。特别是分析前因素对检验结果影响的能力是进行良好的临床与实验室沟通的前提。
 
“所以说,检验人员不但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有追踪问题的根本原因、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诸于临床实践的钻研和执著精神。”李萍说。
 
一次,在完成一项检验后,深圳博爱医院检验科张晓平发现患者可能罹患多发性骨髓瘤,检验科把最终讨论意见反馈给临床主治医师,并建议做骨髓穿刺和血清蛋白电泳。
 
两天后,异常增生的浆细胞骨髓报告和血清蛋白电泳特征性M蛋白条带的出现,结合CT以及X光片检查,证实老王的确罹患多发性骨髓瘤。
 
随后,医生及时改变治疗方案,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老王各项指标均转好,基本恢复肢体活动。
 
“从临床最初误诊骨折,到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凸显了检验结果对于临床隐匿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张晓平表示,多发性骨髓瘤通常比较隐匿,而且多以骨折外伤为特征,大多数病例极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医生常把患者首发的主要症状误认为相应的常见病,这时候就需要检验结果的及时跟进,以判断医生最初诊断的准确与否。
 
其实,对于检验科而言,每天多面对的实验项目是所有患者的单一项目,每个实验室即便出现了个别项目异常,但这并不一定能反映出患者的整体患病情况。而临床医生往往需要尽早知晓患者的全面检查信息之后,才能更加科学地对患者病情作出判断。
 
“这就迫切需要在检验与临床之间建立一套异常检验报告快速互通与会诊制度。”张晓平表示,目前检验科基本上解决了数据传输与共享问题,但是对于如何筛选有意义的数据反馈给临床仍需要进一步探讨,而这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患者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此外,业内专家还表示,检验科一定要建立对个性化异常急诊检验报告的整体分析制度。检验科将有价值的检验信息通报给临床医生,势必对某些疾病的诊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高某些疾病的初诊正确率。
 
《中国科学报》 (2012-07-17 B4 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