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邱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10 5:36:4
选择字号:
超疏水颗粒通用制备方法找到
 
本报讯(见习记者邱锐)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研究员徐坚带领课题组,将海洋附着生物的强粘附特性与荷叶表面超疏水性结合,研发出具有贻贝粘附蛋白仿生结构的多巴胺修饰微粒表面,成功发展了一种制备微纳多级结构超疏水颗粒的通用方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超疏水颗粒指不能被水润湿的固体颗粒。据该课题组研究人员介绍,之前研究也曾成功制备超疏水颗粒,但这些方法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限制了超疏水颗粒的使用与发展。
 
而徐坚课题组受海洋生物——贻贝的启发,成功找到了一种能够适合多种材料的超疏水颗粒制备方法。
 
海洋中的贻贝可以在多种表面粘附,经过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贻贝的这种超强粘附能力主要依靠多巴胺官能团。受此启发,该课题组博士张靓首先在微米颗粒表面沉积纳米尺度的聚多巴胺涂层,之后利用聚多巴胺层来还原银,形成银纳米颗粒层,进而构成微纳多级结构,之后,在该结构基础上,通过对表面进行低表面能化学修饰,最终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微纳多级结构颗粒。
 
“我们工作的创新性在于将来自贻贝与荷叶的启发结合在一起。整个制备方法的核心是在微米颗粒表面沉积聚多巴胺,由于聚多巴胺具有在几乎所用物质表面粘附的特性,这使得我们的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颗粒,具有普适性。”课题组副研究员赵宁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徐坚表示,正是由于这种普适性,所以不论颗粒中是否含有杂质粒子,通过该方法均能赋予颗粒超疏水性;同时可以将特定功能与超疏水性结合,得到兼具超疏水性的功能颗粒。
 
“例如,我们使用磁性微米颗粒制备出兼具磁性和超疏水亲油的颗粒,应用该颗粒可以方便地实现磁场控制下的油水分离。”徐坚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7-10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