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7-3 5:24:44
选择字号:
我学者研发出纳米肿瘤诊断新技术

 
铁蛋白纳米颗粒诊断肿瘤新技术示意图。
 
本报讯(记者闫洁)日前,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阎锡蕴课题组利用一种新型铁蛋白纳米粒,成功实现肿瘤诊断。这是该课题组继发现无机纳米材料类酶活性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该技术将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新试剂和新技术。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阎锡蕴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2007年,她所在的课题组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无机磁纳米材料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研究成果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并入选2007年度“中国十项重大科学进展”。“磁性纳米颗粒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惰性物质,但我们发现在纳米尺度下,它具有蛋白酶的催化活性。现在,很多国内外科学家都在利用磁纳米材料的这一重要特征进行相关研究,如污水处理和酸雨检测等。”阎锡蕴说。
 
基于此前研究,该课题组与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潘永信课题组合作,研制出了可用于诊断肿瘤的铁蛋白纳米颗粒。“它是由磁性氧化铁纳米内核及铁蛋白外壳两部分组成的双功能纳米小体。蛋白壳能特异识别肿瘤细胞,氧化铁纳米内核能催化氧化底物使肿瘤显色,从而区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阎锡蕴介绍说。
 
据了解,通过对9种474例临床常见肿瘤标本的筛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新型铁蛋白纳米粒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95%,均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基于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同时,该纳米颗粒对不同等级和分化的肿瘤细胞均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染色,体现了其潜在的临床肿瘤诊断能力。
 
阎锡蕴表示,相对于传统的抗体诊断肿瘤法,这种基于铁蛋白纳米粒而发展的新型纳米肿瘤诊断技术另辟蹊径,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的特点。
 
首先,该技术将肿瘤特异识别与显色功能合二为一,一步完成,从而简化了常规肿瘤免疫组化的一抗、二抗、三抗及酶底物反应等多步骤操作,使临床常用免疫组化诊断从4小时缩短为1小时,大大提高了临床病理诊断效率,为癌症病人的治疗赢得时间。
 
其次,常规免疫组化中使用的抗体试剂大多为国外进口,价格高昂且容易变性。相比之下,这种新型铁蛋白纳米粒能实现低成本、大批量制备,同时可经受高温,运输、存放和使用都非常稳定。
 
“该研究丰富了目前常规的免疫组化方法,或将为肿瘤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阎锡蕴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2-07-03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