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学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26 5:52:32
选择字号:
科研人员与科普:对比和反思

 
6月18日,山东省枣庄市齐村镇马洼村幼儿园开展以“童心祝福‘神九’飞天”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帮助小朋友们了解神九知识。新华社供图
 
>>>本期关键词:科普
 
编者按: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并于公布之日开始施行。十年来,《科普法》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科普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尚有一定距离。本期,我们选发一些学者对科普工作的思考,以飨读者。
 
■陈学雷
 
上世纪90年代我初到美国留学时,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科普工作之发达及我国差距之大。
 
先说科普著作,国内书店中科普书籍多与青少年图书放在一起,内容也较浅显,对成年读者缺乏吸引力,即使有少数几本有意思的也往往来自翻译国外作品。国外书肆中,关于科学各个方面、各个题材、各种层次的科普著作都相当丰富,许多出自一流科学家之手,内容新颖、叙述准确、观点深刻,文字又明白易懂甚至风趣。
 
国外科学家乐于从事科普写作,与科普著作发行量大、可以提高社会知名度和获得较丰厚的经济收入有关。有些写出了科普名著的科学家,版税收入甚至高于其工资。此外,作科普演讲也有相当丰厚的回报。比如,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之一Brian Greene的The Elegant Universe(中译本《宇宙的琴弦》由李泳老师翻译)很出名,他一次公众演讲的报酬就达1万美元。
 
其次,国外新闻媒体有大量关于科学新进展的报道,颇能引发读者兴趣。
 
美国科学家和研究单位注重科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提供的研究经费来自纳税人,因此只有让纳税人多了解科研的意义,才能保证科研活动得到稳定支持。
 
比如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的基金申请指南,明确说明所有申请都会以两个标准进行评判。一个标准是智识标准(intellectual merit),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创新性(我觉得,其实美国所说的智识性比创新性更准确,有些研究工作不见得多么创新,但也有其价值);另一个标准就是研究活动的广泛影响性(broader impacts),其含义是,如何使研究结果发挥更广泛的影响,包括通过教学和训练促进人们对科学发现的理解,促进未被充分代表的族群(妇女、少数族裔、残障人士、不发达地区)参与,增强研究与教学的基础设施(例如仪器设备、网络、合作关系),增强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意义。
 
那么,如何借鉴国外经验,改进我国科普工作呢?以下是我自己的几点思考。
 
(1)应该更好地发挥科研人员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由于条块分割,我国一线科学家与教育脱离,高等学校教学与中小学教学也存在严重脱节。很多一线科学家即便想主动参与教育、帮助改进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也往往无路可寻。我们的中学教材乃至教学大纲,很少系统地反映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且时有科学上的错误,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机构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往往单纯由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很少征求在科研一线工作的研究人员的意见。教育机构的正规教学是科普中最重要的渠道,这样的脱节令人非常遗憾。政府部门理当创设机制,使科研人员能够在教学大纲编写、教学内容改进上发挥作用。
 
(2)改进新闻媒体的科普报道
 
新闻媒体在科普工作中有很大作用。但是,要写出高质量的科学新闻,需要媒体工作者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在我国,科技新闻既不像政经新闻那样受到政府的重视,也不像社会新闻和娱乐八卦那样有吸引眼球、增加发行量和点击率的功效,一般媒体往往把它放在相对不重要的位置,记者也很少是固定的。
 
我国的新闻主管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关于科学技术的新闻报道,应该设立一定的专门奖励或扶助机制,鼓励一些记者成为长期、专业的科学记者,提高我国科学报道的水平。
 
(3)提供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的机制
 
对于美国把“广泛影响”作为基金项目申请的评价标准之一的做法,我认为可以借鉴,但不宜照搬,这不仅因为美国这项政策本身在执行中有一些问题,而且也因为,我国科研管理体制和实际情况与美国差异较大。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在单个科学项目中增加科普方面的要求,而应该在对科研机构的评价标准中增加科普或科学传播的内容,鼓励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安排科普工作。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设立一些基金,支持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学校、书店等设立科普讲座或科学家与公众互动活动。也可以设立一些科普出版基金,鼓励科普著作。
 
(4)应该重视科普活动的实效
 
目前大规模的科普活动比较受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去搞。当然,这样的活动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费了很大力气组织的板报、展品等等,展出时间也不过几天或几星期,观看的人数非常有限,且基本限于当地的公众,一些偏远地区的公众很难受益。相比之下,如果用同样的资金完成一些科普书籍、科普电视节目等,或者为公共图书馆购置一些科普书籍,显然所能影响的公众人数要多得多,而程度也要深得多。
 
比书籍、电视更有效的是网络科普作品。网上一篇科普作品不仅全国的公众都可以读到,而且可以长期发挥作用。但是,我们现在鲜有资金投入支持和鼓励网络科普活动,建议在这方面应该投入一定的专门力量,加强科学知识的网络传播。
 
(5)科学家参与科普创作
 
我国原创性科普书籍比较少,质量也不高,特别是科研人员很少撰写科普作品。这其中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我国“科学家缺少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我国科研人员不去写科普,最主要的原因是,科普作品总体地位不高。对于许多研究人员来说,写科普作品既不能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也没有多少经济上的回报,还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并不划算。
 
有人可能反驳说,有些专门进行科普创作的人甚至一些科普“志愿者”,同样从科普创作中得到了经济收益。但是,他们与研究人员的情况不同,一方面他们不从事科研,因此没有在科研和科普之间进行选择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科普以二手资料为主,速度和难度都与写作完全原创性的科普有很大差别,可以说是以量取胜。而研究人员从事科普写作,大多希望能写出自己的专长,进行原创性的科普,难度大、速度慢,写成后虽然材料新颖,也未必多受欢迎,因此不划算。
 
其次,在国外,中青年学者写科普作品也比较少,往往是已获得终身正教授职位的中老年学者才写,因为这时他们已功成名就,工作生活都比较稳定,许多具体的技术工作可以交给学生或较年轻的合作者去做,有时间和精力写作。我国存在人才断层,而且近年来各个领域发展都很快,许多正教授级的学者,不是担负着各种项目,就是有行政职务在身,远比国外同一学术层次和同一年龄段的研究人员忙碌,鲜有精力搞科普。
 
为此,可以考虑对一线研究人员的科普创作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可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专门的科普写作者、科普志愿者、记者等与一些科研工作者合作进行科普写作,这样可以发挥研究人员的长处,提高我国科普的总体水平和原创性。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学雷)
 
《中国科学报》 (2012-06-26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