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心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6-12 8:6:35
选择字号:
生物经济:从概念到战略
 
■邓心安
 
当世纪之交生物经济(bioeconomy)的概念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能否料到十年之后生物经济已从当初的概念发展到今天的战略?如今,生物经济之花正开遍大江南北,国际生物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正如火如荼。
 
生物经济战略得到各国重视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生物经济”概念的形成。针对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的根本性影响,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了生物经济发展战略。
 
美国的战略计划提出得最早也最给力。
 
为了推动生物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不仅持续给予巨额拨款,更主要的是通过政策和法律予以制度保障。
 
2000年12月,美国提出“促进生物经济革命:基于生物的产品和生物能源”的战略性计划。奥巴马认为,领导21世纪清洁能源经济的国家将领导全球经济,政府要求以创新方式走向能源未来。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计划,如2007年发表《生物质技术路线图》,2011年发布《能源安全未来蓝图》。
 
2012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发布《国家生物经济蓝图》,重点描绘了联邦生物经济五大战略目标。这一指导性战略规划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驱动力,美国生物经济是体现这种技术驱动型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美国生物经济重点领域涵盖人类健康医疗、生物能源、农业、环境保护及生物制造。
 
欧盟也积极制定生物经济战略,先后建立了未来植物技术、生物燃料技术等生物经济研究计划与技术平台,在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将生物经济、“从餐桌到农场”食品链列为优先支持领域,2007年提出《迈向基于知识的生物经济》战略。
 
2012年2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可持续生物经济战略《为可持续增长创新:欧洲生物经济》,目的就在于促使欧盟经济向更多使用可持续、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形态转变。2012年3月,欧盟发布《生物经济在行动的哥本哈根宣言》行动计划,目的在于用智慧和可持续的方式推进欧洲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
 
经合组织(OECD)2004年发布《可持续增长与发展的生物技术》战略报告,2006年提出《迈向2030年的生物经济:政策议程》。
 
亚洲也不甘落伍。
 
印度2007年颁布《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2009年联邦内阁批准了国家生物燃料政策及其执行方案。2010年,韩国制定了面向2016年的“生物经济基本战略”。2011年,日本政府通过了第四期科学与技术基本计划,确定了2011~2015年国家科技政策的方向,将绿色技术创新和生命科学的创新作为国家的重点战略。
 
而中国生物经济的发展可谓“双峰并峙,百舸争流”。
 
2007年,科技部提出了生物经济“三步走”战略与推进生物经济发展的十大科技行动,2009年国家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2011年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国家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布在即。
 
至2012年,“国际生物经济论坛”和“中国生物产业大会”已趋于规范和制度化,堪称生物经济发展与产业推进的“并峙双峰”。上海、天津、河北、黑龙江等省市区纷纷制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生物产业“百舸争流”的局面。
 
生物经济需要新型发展观
 
生物经济不等同于生物产业。
 
生物经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以物理和化学定律为主的产业模式有望被基于生物过程的模式取代。只有认识到生物经济所具有的时代价值,才有利于从发展理念与发展战略上引领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进行不同层次的绿色革命,从而开辟出继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后的下一个崭新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这是生物经济发展观的革命性时代意义之所在和生物经济战略规划的根本出发点。
 
生物经济是迈向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百舸争流”也容易导致重复研发、各自为政,乃至一盘散沙。我国生物经济当前主要停留在传统研发模式与生物经济概念阶段,缺乏整体发展规划、配套政策及有效措施,主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生物经济的可持续性及其基础研发的长远性,也就是未从战略上将生物经济作为可持续的生物转化平台。
 
生物经济的联动效应有利于产业融合、促进民生与就业。
 
生物经济因其涵盖农业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本身或其主流部分,而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效应。这意味着生物经济战略制定与实施注定是一项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治理的系统工程。其中,良好适宜的科技与开发体制、政府采购制度、公—民合作及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机制,以及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平衡适当的生物产品规制,是未来发展与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生物工程学家杨胜利曾预言:生物经济是早晨5点的太阳。也就是说,生物经济正在成长,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到来。我国当未雨绸缪,不失时机地谋划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即生物经济成长(GREW)战略。这项总战略可以包括四个有机联系的子战略:基于绿色生物技术(Green biotechnology)的新型农业战略;基于红色生物技术(Red biotechnology)的健康医疗战略;基于环境生物技术(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的绿色环保战略;基于白色生物技术(White biotechnology)的绿色制造业战略——包括绿色能源战略。按照杨胜利院士的说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基础;医药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先导;工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未来生物经济的支柱。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报》 (2012-06-12 B3 生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