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 栾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5 6:7:28
选择字号:
当互联网走进传统医疗

 
浙江省医疗专家通过互联网为四川省病人进行远程会诊。图片来源:新华网
 
■本报记者 刘畅 实习生 栾奕
 
在上世纪90年代,各大综合医院的挂号大厅中总能看到相似的一幕:排成长龙般的挂号者将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似乎永远看不到尽头。当时的中国人从来不敢想象,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屏幕就可以获取他们所需的医疗资源,甚至是专家一对一地为自己进行远程诊断。
 
“如果能像去饭店一样,有一目了然的菜价、顾客对餐厅及厨师的评分,那该有多好。”好大夫网站CEO王航当初创建这个网站时,就是这样从时下流行的“大众点评网”中获取了灵感。
 
“互联”式医疗成主流
 
根据美国网络调查中心公布的一项题为“互联网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研究报告显示,上网寻找医疗资料的美国人远比查阅体育竞赛结果、股价或是线上采购的要多。去年,约有5200万名美国人曾通过网络以获得有关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并利用网络参与循环治疗或找到减肥食谱。
 
该中心主任雷尼认为:“目前医生和病人面对面的平均时间已大幅缩减到15分钟以内,所以许多人都转而上网获得他们想要的资讯。”这份针对12000名上网者所作的报告强调,大部分人每个月至少一次通过上网来寻找医疗资讯。受访者中约55%的人表示曾寻找过医疗资讯,而只有47%的人表示曾经通过网络购物。41%的受访者还表示,在网上搜寻到的医疗资讯影响他们决定是否应该寻找医生、如何治疗疾病或是如何向医生提出问题。
 
调查还显示,对上网查询医疗资讯的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隐私权问题,63%的受访者反对在网上保留医疗记录,即使是在有密码保护的网站,他们也会担心个人资料的泄露。这样看来,一旦解决了保密问题,更多的人将把互联网作为查询医疗资讯的首选。
 
一些国家已计划普及网上门诊系统及设备,在更多的居民社区、街道、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上设立网上门诊站,以最大限度地方便患者看病和抢救危重病人。普通居民家庭也可以安装这种网上门诊设备,简单的疾病无须出门即可解决问题。由于采用了眼球虹膜识别技术,患者身份可同网络医疗中心的备案资料核对,从而避免病人挂错号看错病的情况发生。
 
缓解稀缺医疗资源
 
在国内第一个创办医疗平台网站的想法并不是来自王航的商业嗅觉,而是源于他的“北漂”经历。2004年,王航的妻子怀孕了,在怀孕期间他经常陪妻子做检查,由于孩子出生后各种小病不断,医院成为他最常去的一个地方。那段时间,王航常常是凌晨5点跑到医院排队挂号,好不容易熬到上班时间开始放号了,却得知医生今天停诊。
 
这样的事情经历一次就足以让这个医学院毕业生崩溃,王航不理解为什么医院就不能把这些基本的出诊信息放到一个大家都看得见的平台上,并且发现大多数的医院官方网站不提供相关信息,即使提供也少有及时的更新。医院信息资源的不公开,导致病人们不论大病小情都到医院才能弄明白,这样加重了看病难的问题,如果就诊信息出现变动,病人常常会白跑一趟。
 
“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医疗资源永远是缺乏的。”王航表示,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给予更优良的医疗工具或配备助手帮助医生完成不必要的工作,从而来提升医生们的工作效率。
 
“中国医疗或许能向网络化发展。”王航期许道,网络走进医学,对医疗行业有正向推动力。医生救治几个病人是本身职责所在,很难引起关注。而类似“好大夫”的网络医疗平台出现后,被成功救治的病人带给医生的好评可以对医生形成鼓励,为其创造更高价值和品牌效应。
 
王航讲了一个故事,某天“好大夫”的客服突然接到了上百个电话,询问一位评价很高的老专家为何没有出诊,为此,客服人员只好与医院方面联系,才知道这位老专家已经退休了。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在互联网上,一名医生的口碑与品牌效应已经完全脱离了由舆论宣传所构成的传统模式,将病患视为消费者,其更关心的是其他用户实际体验后所发表的感受与评价。
 
《中国科学报》 (2012-05-15 B4 健康)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