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15 6:7:28
选择字号:
基层医疗机构:
理念革新优于器械更替

 
医护人员正在进行放射作业。图片来源:丰宁县医院网站
 
■本报记者 张思玮
 
刚从B超室走出来的村民盛小枝仍然是眉头紧皱,肚子隐隐作痛半个多月,服用止疼片并不见效后,才“不情愿”地来到离家不远的河北宁晋县河渠镇白侯社区卫生站做个B超检查,但因“超期服役”的B超机显现的影像不清晰,村医院没有给出确切的诊断结果,而建议她去县医院进一步确诊。
 
同样是基层医疗机构,在广州博罗县柏塘镇石湖村的村卫生站却是另外一个场景。
 
一位自称患了感冒的老人前来就诊,卫生站的村医杨远飞将老人的身份证在二代身份证读卡器上“拍”了一下,接着请老人躺在多功能检查床上为其体检,不到10分钟体检完毕。老人的各项体检数据、杨远飞开的处方也通过附配于多功能检查床的打印机打印了出来。
 
“表面上,这可能是不同医疗设备造成的差异。实际上,这反映的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需要信息系统化的平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全民低成本健康工程中心的项目实施负责人郝重亮说,基层医疗机构用来体检的“老三样”——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亟待更新调整。
 
瞄准农村“新市场”
 
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国内村卫生室共有662894个,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7%。然而,它却承担着全国近60%的诊疗数量,由于没有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其大量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长期以来,医疗器械多集中在大型医院,检查费用也较高。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因受到资金、医疗技术以及消费群体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用的医疗器械大多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
 
可喜的是,在今年1月,科技部公布的《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及国务院办公厅4月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分别强调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器械产业市场和新医改中的重要性。
 
“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老龄化与慢性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将会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采购成为国内医疗器械一个主要的增长点。”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广东工作组成员刘明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随着新医改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对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投入的大幅增加,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农村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机遇大于挑战
 
国内政策的利好,早已吸引诸多跨国医疗器械厂商的“目光”,通过合资、独资、收购等多种方式,他们开始生产面向农村这一新兴市场的产品,而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更是把很多新产品的设计、研发都放到了中国。
 
而国内医疗器械的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起步比较晚,基础差,企业小、散、乱,常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科技水平不足,产品多为重复仿制品。
 
这不免让一些业内人士心存疑虑,国产品牌的医疗器械产品能否在此次争夺浪潮中坚守?
 
对此,刘明宇却保持乐观的态度。“可以说,机遇仍大于挑战。在综合成本、实际功能、本土化使用习惯等方面,跨国公司的产品与国产品牌相比,并不占优势;此外,在决策效率、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等方面,跨国公司远不及体量较小的国内公司;再者说,国内公司对本土政策、地域文化等方面的理解肯定会比跨国公司更胜一筹。”
 
当然,不管是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谁能在农村医疗机构中“抢得先机”,真正能使用好,服务百姓健康才是最终目的。
 
软通艾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杨枫觉得,在关注医疗产品下基层的同时,国家一定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器械行业的使用人才的培养,以及农村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设备不能替代基层医生,相反,将对基层医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杨枫举例说,培训一个X光(含CT/DR)技师大约几个月的时间,而一个阅片有经验的医生至少需要十几年的工作经验。
 
一项系统工程
 
虽然业内人士对国内外产品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未来布局有不同意见,但却都对农村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空间抱有很大希望。
 
郝重亮对此并没有异议,但他更觉得应该把认识再上升到一个层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不仅仅是买几个设备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基层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
 
去年,郝重亮带领团队研发出一款名叫“海终端”的产品,一经推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了解,该产品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便携式出诊包,二是多功能检查床。出诊包可以集成7导心电图、11项尿常规、自动血压和无创血氧,还能监测人体的呼吸、体温和脉搏;出诊包还配有蓝牙功能模块,可供村医在出诊归来后将体检信息无线回传到多功能检查床上。而多功能检查床则能集成三分类血常规和12导自动心电图。
 
“一旦实现三级医疗机构联网,医疗信息便可以实时传输。”郝重亮说,“海终端”还装有很多针对常见病的处方模板,只要乡村医生通过体检数据断清了病人的病情,就可以调出处方模板,医生只需再根据病人体质调整用药剂量即可,这可以为村医省下大量时间。
 
如今,这一产品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级行政区展开了试点。郝重亮觉得,这或许才是从更高的层面上,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种种难题。
 
《中国科学报》 (2012-05-15 B3 健康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