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5-8 6:29:3
选择字号:
从三句“老话”说起
 
■吕喆
 
看到王德华老师介绍了“我国师生关系的演化历程”,介绍了最近30多年导师和研究生关系演化的三个阶段,我忽然萌生了一个解读一下前学位时代师生关系的念头,想起了三句经常被提到的老话,或许可以从若干侧面描述一下旧式师生关系,对于处理当今的师生关系可能也有一定的启示。
 
(1)“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或许正是因为这句话的存在,所以,“师傅”经常被改叫做“师父”,而且师徒之间的辈分和伦理关系一下子就定格了,不但从拜师那一刻起确定下来,而且要延绵终生的。谁要是不以此为戒,甚至做下不利于师父的事情,便要担负“欺师灭祖”的恶名,为世人所不齿。“师道尊严”之“尊”,亦由此可见一斑。以前没有神马像样的中小学教育,更没有《劳动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及所谓“童工”的概念,学徒通常入门可以比较早,大概在十几岁半大孩子时就开始拜师当学徒,跟随师父学艺的时间也因个人天分能力悟性状态的差异而长短不等,短则几年,长的可能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直到出徒为止。出徒之后,大抵要长期凭借着跟师父学到的手艺本身赚钱养家糊口的,可能一辈子都不变更职业。终生靠着师父传授的本事谋生,其实和从老爸那里遗传来的基因生存颇为相似,所以师徒如父子一般的伦常关系是合理的。
 
不过,不得不说,咱中国在步入近现代社会后,这句老话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一个问题是,现代教育完全是以成体系的学校教育为主体的,这样学生在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这个漫长的教育过程中就有了老多的“师傅”,因此不能再叫“师傅”或“师父”了,都改口叫“老师”了(您要是跟哪位老师直呼“师傅”或“师父”,估计人家还不乐意呢),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都是“一对多”的多选关系。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和导师之间虽然可能是一对一的教育,但时间极短,而且学生早已成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上年龄又与导师相差不太大,“师父”一词可是万万叫不出口的。研究生毕业之后,能与导师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就已属不错了,按“终生为父”的提法始终保持着对长辈的尊敬是不太容易的。
 
(2)“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在旧社会,师父们的看家本事和绝活是必须看住的,绝不轻易传与外人,是自发的知识产权保护。很多绝活儿是传男不传女,传子但不传婿的。原因很简单,绝活儿的手艺是浓缩的精华,是花了很多年甚至几代人摸索出来的“知识产权”,可谓得之甚难,然而,由于许多技术和技艺本身就是一层窗户纸,有心人掌握起来其实并不困难。师父们靠垄断着手中的绝活儿,才能够保持技术优势和产品特色,保证自己有钱赚有饭吃,一旦过早地教会了徒弟(特别是贪心的徒弟),必然导致“绝活儿”从此不绝,就会出现大量并不善哉的“山寨货”通过压价竞争来抢占有限的市场,师父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因为存在着这种经济利益的潜在冲突,所以既要有一定的师徒伦理来约束行为,还要靠强烈的保密意识来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在现代社会,即使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在应用技术领域仍然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3)“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在旧社会,师父更多的是在带徒弟,而不是教徒弟。学徒在师父领进门的过程中,得到的磨砺和锻炼更多,而直接学习来自于师父的知识和间接经验会比较有限,修行更多要靠在那些简单重复的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最终形成属于自己个人的直接经验,同时练就一身真正属于自己的技能。究其原因,大概是师父有忧心绝技外传的顾虑。在这种体系下,那些有心上进的徒弟不能轻易得到知识和关键技术,就必须认真刻苦地帮师父做事,博得师父的好感而学到更多的东西,然后自己再勤学苦练,尽快让自己长本事;甚至去“偷师”——细心观看师父怎么做,揣摩其中的道理。当徒弟的修为和境界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可以满足独立创业的基本要求时,也就可以“出徒”了。
 
在现代的师生关系中,“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不仅仍然适用,而且更值得高度重视。因为,现在人们学习知识以及间接经验的机会很多,可以借助发达的图书馆和互联网信息资源得到人类历史上积累的各行各业的知识和间接经验,而且这些知识和经验已经被很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形成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然而,过长的学校教育让年轻学生们的直接经验严重不足,太丰富、太容易获取的知识资源又让人懒于思考和领悟,更加依赖现成的结论和结果,所以“修行”变得很差,在确定的学制下,研究生们“修行”的时间也太短。加上许多“老板型”导师只注重教会学生一些必要的技术技能后迅速进入“生产线”工作,以尽快做出产品或者成果,却不大注意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近些年来毕业博士、硕士们水平的下降的担忧。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中国科学报》 (2012-05-08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重建的美国X射线源迎来新生 卵母细胞为何如此长寿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