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 孙燕 刘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27 7:11:21
选择字号:
“一受伤,我就能找到你”
——记解放军第85医院副院长、全军远程医学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连平
 
■本报记者 刘畅 通讯员 孙燕 刘健
 
在大中城市,人们的医疗保健需求可以较快得到满足,但对艰苦偏远地区、高海拔地区及海岛上的军民而言,看病却并非易事。
 
记者日前了解到,在解放军第85医院副院长、全军远程医学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连平的努力下,这道难题已经有了令人满意的解答。
 
两则新闻改变科研方向
 
16年前,41岁的连平已经是一位颇有名气的骨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多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事业可谓如日中天。
 
然而,两则新闻却让连平心潮难定:
 
一名西藏高原的边防战士突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却因大雪封山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另一则新闻中,美军通过“远程医疗”技术,让万里之外的美国本土专家为海湾战争的前线伤员实施诊断、治疗和指导手术。
 
两则新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连平决定放下从事了21年的骨科临床工作,成为国内将医学与信息学技术加以结合的第一人。
 
走出敞亮的病房大楼,走进一间科研小屋,连平开始自己的科研攻关。像小学生一样,连平从头学起,查阅近千篇中外文献资料,写下近百万字读书笔记。为抓紧每分每秒,他干脆睡在办公室。
 
然而,创业伊始,重重困难。在起初的几个月里,连平一连跑了20多家高新技术公司,不厌其烦地介绍远程医学这个新生事物,却处处碰壁。一家医院主管信息科的领导甚至把他当成骗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有3家高新技术单位被他的诚心打动,帮他解决了研发初期所需的设备、技术和人员问题,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展开。
 
从电子伤票到单兵搜救信息系统
 
伤票是记载士兵受伤信息的重要介质,即战场上的“快速病历”,但这种纸质记录与人工传递伤票的方式,不仅速度慢,而且易污损丢失,严重制约了战伤救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由此,连平联想到美军早已把电子伤票运用于战场,便在全国开始了我军电子伤票研制的全面调研。
 
凭着近乎偏执的工作热情,连平开发的电子伤票系统于2008年投入生产,并正式装备作战部队,成为我军历史上首次配发部队的单兵战救信息技术装备。2009年,该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8年5月,在汶川抗震救灾期间,救灾英雄邱光华机组坠机失事后,动用了大量搜救人员装备,10天后才找到遇难人员遗骸。连平得知此事后陷入深思。
 
在电子伤票的基础上,连平大胆提出了研制我军单兵搜救信息系统的设想,受到总后卫生部的高度重视,并被列入全军卫生系统“十一五”重大科研专项。
 
连平发挥与科研院所长期合作的优势,联合地方科技公司组建攻关实验室,通过2000多次试验获取万余组数据,于2010年8月成功研制出野战单兵搜救信息系统。
 
2011年10月,在某演习场,战士刘强突然“受伤”,他按下随身佩戴的单兵卫生信息盒呼救按钮,系统只用了1秒就确定了他的方位坐标,空中救护直升机按感知到的伤员坐标准确施救,仅用了5分钟即将其送到野战救护所。
 
“一受伤我就能找到你,这才是对战士生命最大的尊重。”连平如是说。
 
“什么都不怕,就怕连平半夜打电话”
 
不过,对于许多共同攻关研究的技术人员来说,连平已经成为大家的“噩梦”。
 
伴着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国营769厂老专家李鸣又一次在深夜时分被连平的电话吵醒。“老弟,多包涵。这个问题我从白天想到现在,还是没有头绪,如果不弄明白,工作没法往下走,就打扰你这一次。”电话里,连平边道歉边说明意图。可双方心里都清楚,已不知有多少宁静的深夜,被连平这样拉了“夜间警报”。
 
遇到琢磨不透的问题,连平总习惯性地抓起电话去请教,不论白天黑夜。北京烽火科技公司总经理张革军对此深有同感。在研究野战电子伤票时,连平经常深夜打扰这位国家射频识别专家组的成员。
 
张革军说,自己有段时间几乎每隔一天晚上都要被连平从睡眠中叫醒。“只要半夜电话一响,家人都知道,准是老连!”
 
随着学习的深入,连平的“夜间警报”越打越少,以至于张革军反而有点不习惯了。
 
《中国科学报》 (2012-03-27 A4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