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唯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21 6:56:4
选择字号:
警惕学术会议过度商业化
 
■方唯硕
 
如今的年月里,什么都在商业化,学术会议也未能免俗。
 
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会议乃是学者发布研究成果,增强人际交往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有些官方举办的会议或者大型综合会议,还承担着向社会宣扬某种理念,展现业界风采的任务,例如我不久前参加的AAAS(美国科学促进会)会议。
 
既然开会的是人,免不了要有吃喝拉撒睡的问题。作为参会者,通常是自己负担差旅和食宿费用,并支付注册费,让组织者得到会议正常运转的费用(租借场地、为大会演讲人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等等)。作为会议组织者,去年11月我们主办了一项国际研讨会,除了体验办会的不易,也积累了解决办会费用方面的经验。办会者除了收取一定的注册费,还需要再向政府/行业协会申请资助,向企业拉赞助并以会议广告和展览形式回报企业。由于我们收的注册费用不高,且学生参会免费,故整个办会费用中注册费的贡献不超过20%。
 
在中国举办的学术会议,组织者通常都是要管饭的。因此为了让大家吃得好点,就把餐费加到注册费中,这也是以前大家生活不易,加上财务制度的某些限制造成的现象。近些年国内办会也逐渐开始向国外看齐,组织者管的杂事越来越少(例如会后考察或旅游,就交给旅行社办),专心把会议办好。当然,也有的人找专门办会的公司打理杂务,不过这也不可避免带来会议成本的上升。
 
这些还都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学术界办会遵循的原则基本上是盈亏平衡即可,当然有时也会让组织者“出血”,就是通过上述几方面筹措,办会费用仍不足的,只好由组织者(通常是学校或专业协会)承担。不过学术机构办会固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如果老是往里搭钱,那么大概就会像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奥运会,申办者越来越少;除了财大气粗不计成本的国家和组织,没人愿意蹚这浑水了。
 
这样,拉企业参会以补充办会费用,同时也让企业在同行和潜在客户面前宣传自己,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企业参会有很多方式,在会议手册上加广告或发放活页广告还算是好的,也能被大家所接受;更糟糕的是让赞助商在会议期间演讲,尽管时间段并不算好,国内外的会议都有这样的例子。我曾目睹时近午餐的最后一个演讲是赞助企业的,结果一屋子人在演讲开始后陆续离席,到结束时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就算像我这样勉强留下来的人,对于赞助企业也没什么正面印象,这样的效果肯定不是企业所乐见的。更重要的是参会者作为学术会议的主体,对此也十分不满。因此,我们自己举办的会议,坚决拒绝赞助企业以这种方式参与,而只同意以展台、广告形式参与。在有的国外会议上我还看到,参展商有特殊胸牌,只能在参展区和公共区域活动,会议区都不让进入。
 
不过,近些年来企业参与举办学术会议的热情似乎有走高的趋势。一些专门的办会公司也不再满足于为学术机构服务,而是直接大张旗鼓地办会。企业办会的特点是商业色彩浓厚,与学术机构有根本的不同。这样做的不良后果之一,就是学术会议的学术味道变淡,而商业味道变浓。更不用说有的会议纯粹就是给大家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开一天会后玩三天。
 
企业办会是否给演讲者负担费用?根据传统,举办学术会议的惯例应该是这样。不过最近在LinkedIn的一个话题上,说某企业办会时给大会组委会人员和plenary speaker提供50%注册费折扣,仅此而已。对此,计算化学家Tudor Opera等人抱怨,说我们把你们组织者该干的活都干了(组织会议议程、邀请演讲人),结果居然只给我们的注册费打五折,然后你们坐地收钱?对于科学家来说,参加学术界自己举办的会议,自己花银子也心平气和,因为本来也没有人打算从中赚钱,可是企业办会就不一样了。
 
其实对于国内由企业举办的会议我也有同感。曾有某会议邀请我演讲,我问有无参会优惠,答曰可以免费提供展板位置以及学生参会票2张。第一次有这机会,觉得也是宣传自己成果的机会,而且开会地点在北京,不用出差也不用住宾馆,花不了多少钱,就去了。此后还是同一家企业办其他的会,又发来邀请,就不想去了。只有一次某企业办会邀我去演讲,并答应承担机票、住宿费用,还给酬金,又是在一个我没有去过的城市开会,就答应出席了。
 
在上面提到的LinkedIn那个话题上,对于科学家的抱怨,有办会企业的人出来解释,说举办会议如同投资一样也是有风险的,因为不知道能吸引来多少人参会,也就是办会可能有赚也有赔。这样,让办会者一开始就给受邀的演讲人报销机票和/或免除注册费的优惠,他们也难以承受。
 
一般来说,能请到牛人大腕演讲,会议的吸引力自然高。同时参会费用适中,以及办会地点附近有适当的旅游资源,也是增加吸引力的因素。不过会议最根本的吸引力还是缘于其学术价值和人员交往的机会。例如行业协会举办的全国和世界性会议,从来不用担心没有人参加,只会担心人太多管不过来,甚至有的会议还要限制规模,只接受前多少名注册的参会者。当然,我没有举办或承办过这样的大型会议,因此也不知道举办这样的会议是否容易有亏损的问题。
 
对于像我们这样由学术界白手起家举办的会议,只能通过邀请业内成绩卓著的演讲者,以及给参会者提供尽可能的便利和服务,希望有朝一日,同行能认可。就算今后商业化的大潮波涛汹涌,我们也还是要坚持学术会议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给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也许今后会议规模大了,我们也会找办会公司帮助打理一些杂务,同时也会积极邀请企业参会以贴补办会费用,但我一定会坚持如下原则:
 
一不把办会作为赚钱的手段;
 
二不让参会企业在会上作广告式的演讲(除非企业有突破性的对于研究有重要价值的新技术要向大家介绍)
 
三尽可能提供免费,至少是低廉注册费的机会给有心交流的青年学子们。
 
(http://blog.sciencenet.cn/u/wfangimm)
 
《中国科学报》 (2012-03-21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