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5 7:5:40
选择字号:
全国政协委员贾承造:
缓解油价矛盾须提高居民收入

 
■陈乐
 
针对目前全社会对油价的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原副总裁贾承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汽油和粮食一样,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因此吸引了众多关注。而目前同国际接轨的成品油价格体系已经较为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兼顾了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和国内老百姓利益,缩短调价调整周期,符合百姓预期。
 
但作为发现克拉二大气田的地质师,贾承造指出,未来我国发现新的大油气田的难度较大,可能很难改变一半以上石油依赖进口的现状,因此,成品油价格下行潜力不大。
 
现有机制仍须完善
 
2011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已自当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广西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试点。此次改革试点的总体思路,正是大家期待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取向,也被认为是市场化改革多年僵局后的重要突破。
 
对此,贾承造表示,气价的问题最突出,各种来源的气价矛盾难以调和,因此在两广地区最先进行了改革。“如果总是以发改委文件来定价肯定难以服众,应该尽快通过试点确定出新的天然气定价机制。”
 
同天然气不同,与国际接轨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已建立多年,却争议不断。
 
“现行机制较为适应现在的情况,但也存在不足。”贾承造说。
 
不满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随着国际油价短期的波动剧烈,22日的长周期难以体现出短期油价的涨跌趋势;其次,“4%”的固定幅度也不尽合理,例如,以100美元/桶作为基准,当价格上涨4美元时,成品油价格即可上调,但上调后104美元/桶将会成为新的基准价格,国际原油下跌幅度需要达到4.16美元时国内油价才能下调。上述两点造成国内“只涨不跌”的抱怨。
 
据介绍,目前成品油价格机制深入改革的思路,包括缩短调价周期,加快调价频率,改进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以及调整靠挂油种等,以期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
 
而据媒体报道,本次调价细则中较大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调价标准的微调,包括时间周期的缩短,挂靠原油的调节;其二是调价操作方式的调整,由此前发改委规定最高限价,改为由中立机构发布,企业据此自行调节。
 
实际上,虽然目前国家发改委在最高限价中给予了企业一定的浮动额,但两大油企并未采用。据贾承造介绍,这一方面是因为浮动额度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内部浮动较为复杂,如中石化在全国有2.8万个加油站,中石油有1.8万个加油站,复杂的内部浮动也会产生矛盾。
 
成品油降价空间不大
 
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使得近年来我国炼化行业长期亏损。
 
根据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财报,两大油炼化部门每年的亏损额都达到几百亿元。而地方炼化企业更是因为亏损在2008年曾出现集体退出市场的状况,导致成品油供应紧张局面。
 
今年年初以来,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导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不断升高。2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了今年首次调价,汽油和柴油标准品在原出厂价格基础上每吨上调300元。
 
这无疑使得地方炼化企业松了一口气。“虽然没有调整到合理的价位,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油购入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减轻了石油炼化企业的亏损幅度,对国内炼厂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据贾承造介绍,中石油的一些炼厂独立购买原油独立销售,按道理完全可以独立核算,但现在由于亏损严重,必须依靠中石油通过上游赢利弥补亏损。
 
“要想不亏损只有成品油再涨价,但是现在不可能,老百姓也承受不了。只能在现有的价格体制下慢慢过渡,最终的目标应该是让这些企业能够自负盈亏。”贾承造说。
 
对于目前社会上放开市场的呼声,贾承造直言不讳地表示:油气行业不适合放开。
 
他指出,从国家既定方针来说,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应由国企掌握。而且,油气行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性质,中小企业进入风险很大,民间资本可以通过融资的途径进入,但应避免类似小煤窑式的发展。
 
“除了美国有很多小公司,大多数国家的石油公司都数量较少,以大企业为主,这也是全球的趋势。”贾承造说。
 
多年以来,贾承造将大量精力放在了大型油气田的地质勘探开发上,他告诉记者,由于石油的不可替代性和我国对石油需求的持续上升,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很难回落到50%以内。
 
“从长期趋势来看,能源价格都要涨,对我国来说,石油价格肯定也会涨。”贾承造说。
 
而对于国内对高油价的不满,此前发改委相关人士称,中国成品油裸价低于美国,含税价格略高于美国,远远低于欧洲。
 
贾承造则指出:“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真正差别大的是收入,长远来看油价很难降低,但是可以通过提高老百姓收入来缓解油价矛盾。”
 
《中国科学报》 (2012-03-15 A4 两会话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科学家欲在脆弱冰川周围建屏障 7月福利!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