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熙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20
选择字号:
舒适乘地铁,听上去很美
 
北京市规划委近期准备出台《规范》,将地铁车厢内立席密度降低,旨在提高乘客出行的舒适度,专家认为——
 
■本报记者 周熙檀
 
曾有人这样形容高峰时段北京地铁的拥挤程度——“带上车的是饼干,带下车的就是面粉”。
 
北京市规划委近期正在组织制定我国首个地铁设计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其中将车厢内立席密度定为每平方米4.5至5人的标准,受到普遍关注。
 
一直以来,我国地铁设计遵循的是车厢内每平方米立席面积站6人的标准。最新标准的提出,显然旨在提高乘客出行的舒适度,但一些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立席密度降低,乘客的感受并不见得会因此有明显的改善。
 
新标准称不上“舒服”
 
一项针对早高峰时段北京地铁1号线苹果园—四惠东方向人流密度的实地调查显示,南礼士路到复兴门段立席密度平均值为7.11人/平方米,在6人/平方米以上的有5站,而在5人/平方米以上的有7站,占整条线路的1/4。
 
对此,住在通州区的于先生深有感触。他每天上班都要经历八通线——1号线——5号线的换乘过程,“地铁很挤,尤其是1号线,感觉上拥挤程度肯定每平方米超过5人了”。
 
“与俄罗斯标准一致,接近日本标准”——正在制定中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立席密度标准,让上班族们对地铁舒适度有了新期待。
 
据了解,欧洲各国地铁车辆定员标准为每平方米站立4个人,美国则将城市轨道交通的乘客服务水平标准分为A~F六级,F是乘客已达到难以容忍的地步,每位乘客的面积约为0.30~0.24平方米,也就是每平方米约为3.3~4.2人。
 
几年前,地铁专家沈景炎曾参照国内经验以及日本、俄罗斯的地铁车辆拥挤度标准,提出车辆内立席密度评价标准和推荐标准。其中,舒适度标准是3人/平方米及以下,4~6人/平方米是拥挤度标准。
 
如果参照这一标准,关于《规范》执行后“地铁的舒适度将提升”的说法,用“拥挤度将有所缓解”来描述可能更为准确。
 
“提高立席密度标准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改善拥挤度。”参与《规范》制定的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董立新表示。
 
并非一个指标说了算
 
“我个人感觉,规定的标准和实际运营情况未必很一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教授苗彦英认为,因为没有办法统计人数,也无法限制客流,高峰期乘客的拥挤感觉很难得到缓解。
 
日本城市轨道立席密度标准是每平方米4.5人,但实际上列车运行时拥挤度也会达到7人。
 
“有标准也做不到,尤其是对于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来说,在高峰时段以及行车中间的某几个区段,立席密度会超过标准值,但这不是整个线路的普遍问题。”董立新说。
 
对此,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梁青槐表示,对于既有线路,单一指标无法提高乘客舒适度,其牵涉因素很多。既有站台是固定的,不可能增加编组;在不增加编组的情况下,只能缩短行车间隔,但行车间隔也有极限,“必须确保行车安全,保证前车出现问题,后车能马上停下来”。
 
要改善已有城市轨道交通拥挤的问题,减少停站时间和减少发车间隔时间更有实际意义。
 
去年,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曾表示,目前地铁1号线的信号设置已经到了极限,不能再缩短行车间隔,因此要进行信号改造,改造计划将在3~4年内完成。届时,发车间隔将再缩短15秒至2分钟,运力将提高近10%。
 
新规适用新线路
 
梁青槐认为,对于既有线路,降低立席密度很难提高乘客舒适度;而对于新规划线路,在预测客流的基础上,提高立席密度标准,乘客的舒适度会随之提高。
 
董立新表示,《规范》正是针对新建城市轨道交通而言的。“立席密度标准确立之后,就意味着建设工程的各项指标要整体匹配。”
 
他告诉记者,降低立席密度的同时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因此,标准订立的过程中要有取舍,“要符合中国国情,不能无限制提高标准”。
 
实际上,立席密度对轨道交通运输能力、工程造价、交通运营、服务水平等各方面都有影响。
 
《轨道交通立席密度研究》统计显示,在一定范围内,立席密度相差1人,决定着需要多加一节编组来满足客流要求。而B型车一节编组对应增加20米的站台长,这意味着每座车站将增加约320万元的工程费用,增加费用占车站造价的4%左右,占总投资的0.8%左右。
 
对于已建成的轨道交通,董立新认为,要通过线网建设来解决拥挤问题,“例如等到北京地铁6号线开通,1号线出行拥挤的现状就会得到缓解”。
 
《中国科学报》 (2012-11-20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