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涛
《伊索寓言》的汉译本很多。我最近看到两种《伊索寓言》译本很有特色,至少从外国名著的翻译史上是值得一提的。
一种是《全译伊索寓言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1月出版),列入“苦雨斋译丛”,译者是周作人。这个译本很有年头了。流行很广的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伊索寓言》,就是根据周作人的这个译本付梓的。
周作人的《全译伊索寓言集》,最大的特色系周氏直接译自希腊原文,比较而言,周氏译本比起从其他文字再转译为中文的译本,似乎更接近原汁原味了。
周氏译本共收358则寓言,附录收有周氏的《关于伊索寓言》一文,文章对于这部文学经典的起源、作者、传播的历史作了简要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伊索寓言》很早就流传到中国,贾喻凯在“译者的话”说,早在明朝《伊索寓言》就已传入我国。周作人认为,《伊索寓言》是19世纪末林琴南翻译此书选本用的名称,此前1840年教会出版的英汉对译本名为《意拾蒙引》,“意拾”与“伊索”是原名的拉丁文拼法,并用英文读法译成,原来应读作“埃索坡斯”。另外,周氏并不喜欢“寓言”这个名称,认为“也是好古的人从庄子书里引来的”,他认为在希腊古代这些只称为故事,“说得详细一点,是动物故事,被用作譬喻来寄托教训乃是后来的事”。
周氏对于《伊索寓言》的作者也作了一番考证:伊索(埃索坡斯)原是希腊萨摩斯人雅特蒙的家奴,以擅长讲故事出名,后来成了自由民。他生活的年代约在公元前570年(公元前6世纪),比孔老夫子长一辈,而最早的寓言集成于公元前300年间,名为《埃索坡斯故事集成》,由亚里士多德的再传弟子、巴勒隆的台美忒利阿斯所编,收有200则故事,但已散失。以后又有多种版本流传。因此周氏认为《伊索寓言》“虽然写着伊索的名字,可是没有一篇可以指得出来确是他的作品”,他认为这些“动物故事起源于民间,文人加以利用,或亦有临时创作者,随地随时本无一定,也难有作者的主名,但照例故事积累,自然终多归着于一处一人……寓言的著作遂归于伊索即埃索坡斯一人的名下了。”
由于古代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周氏也谈到希腊寓言受到印度、阿拉伯动物故事的影响,以后还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课题。不过,关于《伊索寓言》的教育作用,周氏的看法是很值得重视且令人玩味的。他说:“伊索寓言向来一直被认为启蒙用书,以为这里边故事简单有趣,教训切实有用,其实这是不对的。于儿童相宜的自是一般的动物故事,并不一定要是寓言,而寓言中的教训反是累赘,说一句杀风景的话,所说的多是奴隶的道德,更是不足为训。”
另外一种《伊索寓言》译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家绘本《伊索寓言》(2003年9月出版),这是由意大利和法国三位画家为伊索寓言创作的图画绘本,共收入178则寓言。这本名家绘本的作者都是多次在国际重要插图大展中获奖的画家,风格各异,而且内文强调的是“一般的动物故事”。画家们以各自独特的手法表现他们对经典的理解,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也赋予经典作品以全新的艺术魅力。
这种尝试,对于许多经典作品的再创作,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中国科学报》 (2012-10-26 B2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