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秀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 12:27:14
选择字号:
“我们的事业在中国”
——访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高飞飞

 
■张秀菊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总是扮演着历史推动者的角色。每一个技术革命,都引领人类迈进新的时代。不谈石器、青铜器、蒸汽机,就在我们当前所处的信息时代,一项新技术往往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市值上百亿,并且在其所在的领域成为领导者。技术的创新带来的价值,史无前例地达到了极致。
 
为了研究所的传承,老一辈教育家期盼后人望眼欲穿。于是,像高飞飞这样的年轻人回来得实在太及时了。谁都知道,国家急需人才,清华需要人才……这在出国与归国存在巨大“人才流动逆差”的背景下,无疑风景夺人。
 
2002年,高飞飞获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学位。正值当时,国内掀起了一股出国风潮,诸如新东方一类的培训机构亦如出国梦的唤醒者,向那些志向深远的年轻学子们引介了一个前所未闻的崭新世界:申请各种奖学金,去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知识。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飞飞跨出了国门。
 
在进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读研期间,高飞飞的研究方向是阵列信号处理,主要面向天线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同时涉及一些无线通信领域的前沿知识。出国伊始,摆在他面前的首要困难是语言不通,以及与国内差异巨大的生活和文化环境。
 
为了提高听课效率,课前,高飞飞都要花大量时间预习课本。英文课本总是要重复数次钻研,直到看懂为止。有时候为了读懂一个原理,高飞飞常常要查阅一摞高的资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艰苦磨炼,高飞飞适应了环境,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业。在此基础上,2005年,当他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已经能直接进入研究状态了。
 
在高飞飞博士学习期间,通信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增快,第三代通信技术的硝烟还未散去,第四代通信技术又匆匆登场。而高飞飞的研究方向也作着相应的调整。博士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入应用更为广泛的无线通信研究领域,并发挥自己之前在信号处理方面的专业特长,从而锁定了通信里信号处理这一研究方向。经过刻苦学习和不懈的努力,高飞飞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普通博士生需要四到五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并发表了十多篇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和二十多篇国际核心会议论文。
 
海外十年,他不仅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还学会了怎样独立去做学问,攻科研。博士期间,高飞飞以其出色表现,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直接参与指导低年级博士进行科学研究,并承担起项目申请和完成的重任。
 
2007年5月起,他先后任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系研究员,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资讯通信研究院研究员和德国不莱梅国际大学助理教授。期间,高飞飞活跃在国际学术圈,担任过国际无线通信,网络和信息安全大会,国际无线通信和信号处理大会的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以及IEEE国际通信大会、IEEE 全球通信会议、IEEE 国际车载会议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紧跟通信最前沿,他致力于探索各类新兴热点,发表的论文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引用了400多次,获得了同行的广泛认可。与在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同,研究院的工作培养了高飞飞的团队精神,每周例会,大家都可以将遇到的问题摆到台面来讨论,交换意见,互相影响,共同进步。
 
成为一名大学教师是高飞飞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当他如愿登上讲台,成为不莱梅国际大学一名助理教授的时候,不辞劳苦,兢兢业业先后培育出多名硕士和博士生。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对于我来说,作研究与聪明或者蠢笨没有关系,而是看你的勤奋程度,跟个人毅力有直接关系”,总结一路走来的成功经验,高飞飞如是说。也正是因为这份刻苦,他收获了业界的盛誉。先后荣获2010年无线通信与信号处理国际大会最佳会议论文奖和2009年德意志学术交流总署(DAAD)青年研究人员会议奖。
 
2010年12月,在海外拼搏了近十年的他终于踏上故土,加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成为中国百年名校里的一名教师。水木清华,钟灵毓秀,怀揣最初的园丁梦想,面对一群天之骄子,高飞飞既兴奋又倍感压力。学校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科研经费到办公场地都有一定保障,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又充满希望的征程的起点。
 
回国短短一年时间,高飞飞在学校领导及同事的热心帮助下,工作渐入状态,他先后申请并获得了一些项目课题,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经费资助。
 
“我想有朝一日,在我有能力,有空余时间的时候,我还会进一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科研工作,不为了名,不为了利,只因为自己喜欢,有好奇心。”高飞飞憧憬着。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B31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