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成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2 11:36:15
选择字号:
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
 
■罗成昌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2月21日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就做好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了“四个着力”的要求。
 
在培养创造(创新)人才问题上,中央文件和领导人讲话,过去都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这无疑是正确而必要的。在中央《教育规划纲要》颁发八个月之后,在全国大力落实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对培育创新人才首次提出要增加创造性思维的要求,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这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害,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发展,是对中央《教育规划纲要》在培养目标这个战略和核心问题上对其内涵的丰富和升华。这一战略决策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培育创新人才的前进方向,对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005年,钱学森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十分感慨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说,目前,中国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的瓶颈问题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就是如何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次教育规划纲要就是要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造(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创造学认为,创造力是人类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素质和能力的总和。简单说来,它是一个人产生新思维、新事物,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和精华。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高水平的综合。人的创造力是复杂的,由多种因素构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M.阿玛布丽提出的创造力结构三因素模式被广泛认同,即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部分。只有三个部分达到较高水平,才能产生较高的创造性成果。领域技能是指创造者与创造有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特殊才能。创造技能主要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技法。工作动机主要指与创造有关的兴趣、爱好、认知、情感、意志和工作态度等精神因素。我国创造学界多年来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在实践中进行创造力开发,推动创新活动,培育创新人才。
 
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我国掀起了答“钱学森之问”大讨论的热潮。本人在2010年发表的《试论与创新人才培养——兼答“钱学森之问”》一文中,指出了制约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三大原因:(1)我国长期推行的传统(应试)教育本来就是以培养记忆型、再现型、模仿型人才而不是创新人才为目标的,这是根本原因。1999年第三次全教会和同时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标志着我国教育创新在教育思想、理论、方针上的巨大进步和跨越。尽管由于配套措施不够,在实践中传统(应试)教育的格局并未改变,但培育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目标。(2)在创造力结构三因素中,领域技能和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党政和宣传教育部门都在管、抓得紧。笔者多次指出,唯有创造性思维这一块我国没有一个部门管。改革开放后,只有中国创造学会这类群团组织在抓,近两年才开始纳入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视野,承认其学科地位。缺乏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造力,只有模仿、重复,没有创造,更没有创新人才。所以,不抓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严重缺陷和“硬伤”。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解决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空白,也就从根本上科学地回答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3)对于体制机制方面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已有了基本的解决方案。
 
科学总结我国培育创新人才实践经验
 
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和精髓。改革开放以来,以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的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引入我国并迅速兴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京刘文明,重庆聂厚德,沈阳王伩倍、孔芳丽和成都市在一些高中实施创造教育,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取得了对学生创造力开发和提高教育质量(含升学率)的双丰收,涌现了若干名校。在京、津、沪、沈的带动下,辽、鲁、湘、冀、川、豫、晋、蒙、杭等省市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先后开展创造教育,也在不同程度取得上述类似效果。创造教育的丰富实践为第三次全教会首次确定将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提供了实践依据。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为落实第三次全教会和中央关于培育创新人才的决策,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17号文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教材、教法和教学要求是全新的,改革了传统教育那一套。新课改是引进、吸收、借鉴现代教育优秀成果的重大举措。新课改实施10年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法均有一定改变。全国各地长期坚持创造教育的学校成为落实新课改的主力军,效果突出、成绩显著。但是还有不少学校困难重重,新教材老教法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甚至愈演愈烈,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去甚远。
 
新课改要求教师“先培训后上岗”,但是并没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是创造性思维,什么是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创新)人才,怎样从事创造性教学才能培育出创造(创新)人才。新课改的理念、原则对他们往往成了一些空洞抽象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就只能沿袭老路子了。用传统教育搞新课改,再好的方案措施也只能流于形式。创造教育和新课改的大量实践证明,提高教师的创造性素质,掌握创造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新课改的难题必将迎刃而解。解决了创造性思维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培育创新人才、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三大战略任务,甚至提前完成也并非不可能的事。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正是对我国在创造教育中落实新课改、培育创新人才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
 
开发创造力核心技术
 
创造学认为,创造是人的本质特征,创造潜能人皆有之,在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以自发的零星的方式时有表现。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创新活动、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创新)人才一般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受以培养再现型、模仿型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绝大多数人的创造潜能均被禁锢甚至泯灭。在人类进入以创造、创新为主旋律的知识经济时代,培育创造(创新)人才的历史任务十分紧迫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创新人才的核心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具有创造性思维;二是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心理品质,即创造性的人格。创造性思维是一切能导致新的创造性成果的思维形式。具体地说,它是创造主体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交替作用和辩证统一而突然产生新观念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对古今中外杰出人才创造活动思维规律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人类智力的精华,其本质是辩证思维。
 
传统教育通过知识灌输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主要是形式逻辑思维的训练。这是一种推理思维、线性思维。这种训练是正确而必要的。没有逻辑思维就没有科学认识,人们就没有共同语言,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但是逻辑思维不能产生创造,创造依靠的是灵感、想象和直觉,以及发散与集中、逆向与侧向、组合与分解和联想思维等非逻辑思维。产生新观念、想出新点子靠非逻辑思维,论证新观念新点子的科学性、正确性要逻辑思维,最终的检验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启迪创造性思维靠训练,掌握运用创造性思维靠实践。透过训练才能打开思路,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创造学和创造教育有一套启迪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技术。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宗旨是让人们形成新颖性、灵活性等创造性思维最本质最核心的思维品格。其训练特点是尽量排除知识性的干扰,突出对思维品格的考查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克服障碍的训练。创造主体在创造创新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障碍,一般说来在思维方法上的障碍较普遍的是自我限制、固定概念、固定功能、思维定势、只求唯一性等等。通过训练克服了障碍就能创造。二是对想象思维、发散思维等一系列非逻辑思维进行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图形训练、语言训练、案例训练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标准是多、异、新,即训练时,针对每个问题在指定时间内想出的点子方案多、维度大、有新意,也就是创造学讲的“流畅性、灵活性、新疑性”这三种思维品质。经过适当训练就能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这种训练对各种群体都适合,当前特别需要对大中小学生进行这项训练。培养创新人才,这是中央《教育规划纲要》的首要战略任务。
 
在基础教育中,要尽早对干部、教师开展这项培训活动,只有提高了教师的创造性素质,教师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创造力是怎么回事,才有可能对学生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让教师掌握落实新课改、进行创造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各科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创造教育经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进行创造性教学,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益的策略和方法。这一核心技术也是在基础教育中落实新课改、实现教育规划三大战略任务所急需。其他在高校、职教、师院和继续教育领域培育创新人才的问题在《兼答钱学森之问》一文中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关键是教师,根本在领导
 
提高教师创造性素质,开展教师这一专项培训,根本在领导,一些地方教育负责人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注重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讲话,这说明落实“讲话”要求的难度不在基层更不在教师。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教育创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艰巨性。我们相信,在“重要讲话”的指引下,一个高标准、大规模培育创新人才的时期已经来临,也标志着创造教育又一个新高潮正在到来,还预示着教育规划纲要的三项战略任务必将扎实有效高水平地圆满完成。
 
人物简介
 
罗成昌,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创造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和实践,是我国较早提倡并推动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研究实践的学者之一,为我国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的推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B29 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星链卫星让射电望远镜“失明”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的十大注意事项 我国卫星数据通信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