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天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 19:22:9
选择字号:
文学院不再离文学很远
 
■谢天武
 
近日,作家阎连科、王家新、劳马、孙郁访问韩国外国语大学,参加由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韩中文学比较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人民大学作家群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来自韩国高校的学者就四位作家的创作宣读了论文。
 
这是韩国举办的第四届中华名作家学术研讨会。韩国学界认为,中国人民大学作家群已经成为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把人文学科的发展和提升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突破点,不仅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也培育了独特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环境,让文学院不再离文学很远。
 
文学院不培养作家,却不能没有作家
 
2006年,当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批评家王家新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0年,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正式加盟。2011年5月,当代著名作家、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刘震云正式成为文学院教授。
 
作家进校再一次引发热议。 “中国人民大学作家群”已不仅是一个学校的概念,更是一个社会的概念,一个国际的概念。但最重要的,对于人民大学的学生来说,它是一个近距离接触文学的平台。
 
2011年4月20日下午,公共教学一楼1101室,500人的教室座无虚席,刘震云正在讲着他所理解的文学的本质和作用。
 
“听说刘震云已经成为文学院教授之后,我们特别高兴,原先在课本中接触到的人已经是我们院的老师了。原先总觉得虽然在文学院学习文学,却渐渐距离实践性的文学越来越远,但现在我们可以离真正的文学近了一步。”文学院2009级本科生张弛说道。
 
在人民大学,作家进校不只是一种人事机制。“著名作家进人大”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活动。通过作家与批评家尤其是青年批评家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对当代文学有影响力的作家作品进行深入的研讨,一方面把作家作品引入高校的教学和研究,另外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渠道形成创作和批评的良性互动。
 
“著名作家进人大”系列活动,每年一届的文学节,印下一场场讲座,一个个名字:阎连科《文学的愧疚》讲座,贾平凹《古炉》创作研讨,墨西哥著名翻译家、小说家皮托尔和阎连科、刘震云三人谈,温儒敏、施战军、单霁翔、黄子平、徐小斌、张悦然等等。一个个名字让文学院一步步走近文学。
 
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表示,作家进高校系列活动还将继续开展下去,作家进校,不仅有助于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也为作家搭建了平台,普及了文学知识、传递了人文精神,“作家需要高校,高校更需要作家”。
 
来到人民大学的刘震云谈到授课如是说:“作家讲课和教授讲课是不一样的,教授讲的多是共性,作家主要讲自己的创作体验,是个性的。一流的作家给学生上课、讲座,可以培养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对学生是有好处的。”阎连科则说:“作家进高校对作家而言是纯净写作的最好渠道,对学校而言是文学院师生和文学真正的握手。”
 
驻校诗人:文学的坚持
 
“十一月的麦地里我读着我父亲
 
······
 
我读到我父亲是一匹眼睛大大的马”
 
秋日,朗朗的诵读声,一字一句响彻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2010年9月30日,首届驻校诗人入驻仪式及多多诗歌专场朗诵会举办。当代著名诗人多多、西川、蓝蓝、李笠、西渡等与文学院几位同学一同参与了朗诵。“听过今天的朗诵之后,才有些懂得什么叫诗歌的力量,字字句句仿佛都是生命在震动。”文学院2009级本科生蒲南溪说。
 
“驻校诗人的到来,不仅给校园带来一种诗歌的氛围,还有助于学生走近诗歌、理解诗歌。在多多诗歌读诗会上,很多学生的发言和写的作业就很出色,他们对诗的敏感性被唤醒了。不仅是文学院的学生热爱诗歌,还有很多其它专业的学生对文学和诗歌也感兴趣,青春本来就是诗歌的年龄。”王家新说,“古今中外,文学都是以诗为核心的,但在今天的大学教育中,号称学文学,其实离文学越来越远,学到的是一些空洞的文学知识和理论,大学毕业后还不知诗为何物。在这种情形下,驻校诗人会对改变大学文学教育产生一些作用。”
 
“蓝蓝诗歌专场朗诵会”、“韩中诗人作家朗诵会”、“诗人何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各式活动让大学生感受着诗人的“以生命为诗,以诗为生命”。
 
“在大众文化的时代,诗歌是边缘化的,不为时代所注意,我们邀请优秀诗人来做驻校诗人,即体现了我们在这个时代对文学的价值和标准的坚持。”王家新强调。
 
真正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
 
“人民大学作家群这个概念还是韩国学界提出的,在韩国,影响最大的当代作家就是莫言、阎连科和刘震云。”文学院院长孙郁笑着说。
 
孙郁,中国鲁迅博物馆馆长,2009年担任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本身就是文学院近年来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延请的知名学者。说起文学院引进学者,可以拉出一张长长的单子,其中包括“海归”和海外学者刘小枫、耿幼壮、雷立柏等。
 
“作家有作家的思维,充满智性和趣味,充满挑战性和想象力。作家的意义在于,在这个时代我们所有人都是规矩的,所有事都是规矩的,但作家打开了天窗,让人的心性自由地奔跑。大学需要这样的精神。大学的学科规划是规矩的,但有时是需要一种不规矩的,就像梵高的画,因为不规矩才凸显了价值。”孙郁说,“大学培养不出作家,但我们希望学生在传承中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能了解母语表达的多种可能性,研究文学的同时不会反而离文学更远。”
 
“真正的作家从来都是社会培养出来的,不是大学里培养的。但大学却不能没有这份精神,这种氛围。”孙郁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A18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