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庆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 18:51:36
选择字号:
科信必成:成功跨越制剂技术关卡

 
■本报见习记者 王庆
 
“不少药物开发都卡在了最后阶段的制剂技术上,非常可惜。而我们正是专注于此,这是研发环节中距离成药最近的一步。”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科信必成”)总经理王锦刚说。
 
这家公司专门向药企提供口服药物速、缓、控释等制剂技术,就在不久前刚刚被评为2011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500强企业,位列第105,3年销售增长率达到432%。
 
也许这个成绩对不少优秀企业来说并不突出,但是要知道,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对制药研发这样高投入高风险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关门大吉已是再常见不过了。
 
刚从美国“挖人”回来的王锦刚,略显疲惫,却难掩兴奋,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家公司的情况和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其中 “专注” 、“人才”是他反复提及的字眼。
 
从“专注”到“专业”
 
在2003年创业以前,这家公司的“元老”都在药企的研发和市场等一线工作。他们发现,在速、缓、控释药物制剂给药系统方面,中国发展得比较滞后。科研院所的技术成果往往难以转化,不少制药技术开发到最后阶段,因为制剂技术难关无法突破而胎死腹中。
 
王锦刚和他的伙伴们判断:制剂技术,作为从研发到真正成药最后阶段的关键衔接环节,是我国欠缺的、市场需要的、也正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
 
从一开始,科信必成的目标就很明确,强调专注、专一,力求依靠专注达到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水平。
 
方向虽然明确,但这支创业队伍也面临着资金、人才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不过他们相信,专注于有市场前景的专门领域,就有希望做出成绩。后来的发展也确实验证了科信必成初创者的判断。
 
王锦刚向记者介绍了科信必成这些年的发展情况:
 
首先,科信必成服务的国内客户中,有22家为上市公司,包括浙江华海药业、哈药集团、北京赛科等。科信必成针对国内市场,向其提供速、缓、控释技术开发服务。
 
其次,科信必成不仅仅满足于本土客户开拓国内市场的需要,也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去”提供达到国际标准的服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司受浙江华海药业委托开发,按照欧盟EMEA标准完成了盐酸多奈哌齐薄膜衣片的制剂技术研究。目前该药已被获准进入欧美市场,成为中国药品国际化的开创性典型案例。
 
此外,科信必成还向多家国际企业提供制剂研发的外包服务。由于在制剂技术领域,国际标准普遍比国内标准较高,因此,承接发达国家的研发项目是企业服务能力的体现。科信必成现已承接了以色列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以及欧美大型制药企业的制剂开发项目。
 
同时,公司在按照国际标准做好仿制的基础上,力求开发自主创新的技术,目前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3项,授权57项,并申请国际PCT专利6项。
 
从“引进个人”到“引进团队”
 
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王锦刚和他的团队也感到压力巨大。
 
王锦刚认为,逐步实现自主创新,很重要一点就是关键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而后者尤其被科信必成所看重。
 
单从技术人才的角度讲,科信必成也强调:“不是具有高学历的就是人才,我们需要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人才。”
 
科信必成非常关注高、中、低不同层次人才的区别使用和培养。王锦刚认为,如果企业只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注重中间层次人才的再培养、再锻炼,就难以有效衔接,容易造成人才的断档。
 
土洋结合,使国外高技术专家带动本土中层技术人员的进步,是科信必成坚持的,而且也可以有效地为企业节约用人成本。
 
然而,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财力和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有时甚至是无能为力的感觉,对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而言,尤为明显。王锦刚希望,政府能够在目前各种人才引进计划的基础上,给予更多更好的支持。
 
王锦刚建议,在人才引进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应更多地以企业为主导,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有创业能力和经验的人才,而且也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人才,也应包括管理型人才。
 
除了引进单个人才以外,国家可以考虑成建制地引进一些团队。王锦刚解释说:“制药行业有其自身特点,涉及环节很多,专家也大多是其中某一方面的专家,懂药理的不一定懂制剂,懂技术的又恐怕不懂怎么办企业,引进单个人回来作用有限,可以考虑引进搭配合理的团队。”
 
中美奥达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高峰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他也认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应该是两三个甚至更多的核心人员互相搭配组成。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国家在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时,可以考虑这一特点。
 
王锦刚认为,在国外知名药企担任过重要职位的退休专家,也是宝贵的资源。这是国家引进人才时容易忽视的,而中小型创新型企业则往往没有财力聘请这样的专家。国家可以出资聘请此类专家在企业中作顾问,给同一行业的企业共享使用。如果有效实施,可以节约单个企业的用人成本,也提高了技术专家智力资源的利用率。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A14 生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