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鹏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 5:46:48
选择字号:
再前行 我们步伐更加坚定
——写在《中国科学报》复名之际
 
■本报社长兼总编辑 陈 鹏
 
当2012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您的脸上,我们有了新的名字——中国科学报。您手中这叠厚厚的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就是我们复名后的首次亮相。
 
风雨兼程53载,我们在您的呵护下一路走来。半个多世纪里,一步步的跋涉印记了一次次的跨越。从《科学报》,到《中国科学报》,再到《科学时报》,我们始终坚持与科学同行,与知识相伴。几代科学报人始终跟随科学发展的脚步,坚定地站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的前沿,义不容辞地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践行着面向全民传播科学的神圣使命。
 
足迹就这样永远地留下了。我们曾用《请历史记住他们》记录了“两弹一星”功勋们的功绩,从一个侧面推动了人民大会堂隆重的表彰会的召开;我们用《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记录了蒋筑英等科学家的点点滴滴,让人们记住了这些可歌可泣的中年知识分子,成为当时全民“科学家热”的助推器。我们还用头版头条、用大篇幅开展三峡工程是否上马的大讨论,使科学家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中登上表达知识和智慧的讲台。我们也曾用犀利的笔让“邱氏鼠药”、“水变油”的谎言现出原形……
 
这样的见证让我们兴奋了很久,因为我们践行了一个科学记者应有的责任和良心。在这样的见证中,我们也因此饱受阳光雨露,因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苗成大树、从呱呱坠地到风华正茂。
 
历史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我们在喜悦中听到了汽笛的长鸣,我们清楚那是敦促我们前进的号角,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次新的考验。我们很清醒地知道,我们已经再次来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
 
面对新的考验,怎么办?我们不约而同地决定,再踏上前行的征程,直面困难,勇敢而执著,坚定而自信。
 
这份坚定,缘于我们恰逢一个好的时代。
 
这是一个重视科学尊重文化的时代。尤其是在不久前闭幕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决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包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等。
 
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从报纸杂志这样的平面媒体,到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再到风起云涌的网络,我们无不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开放的语境。
 
这是一个重视科学传播的时代。《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已经公布,中宣部等六部委对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意见提出明确规划,中国科学院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大力推动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广泛传播。
 
这样的时代给了我们机遇和挑战。科学传播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要基础,科学传播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些目标为科学传播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时代东风吹来科学传播的春天,我们生于这样的春天,怎能不期盼累累的硕果!
 
这份坚定,缘于我们根植一片好的土壤。
 
我们有幸背靠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这样的主办单位的大树。“两院一委”及其背后的院士专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沃土。这片沃土,代表了中国科教的最高水平,有着不断涌现的一流成果、堪称楷模的杰出人才、层出不穷的深邃思想、开拓进取的锐意改革、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因为生长在这样的沃土上,我们独家的科学报道有了源源不断的来源;因为生长在这样的沃土上,我们每天可以听到两院院士的金石之声,读到各路专家鲜明独特的新闻评论;因为生长在这样的沃土上,我们的新闻作品能更具公信力、更能引起公众共鸣、更能影响高层的决策、更能为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贡献我们的聪明和才智。
 
这份坚定,缘于我们拥有一份良好的积淀。
 
52年来,口口相传的好口碑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前进。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曾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
 
李政道、杨振宁和李振声、袁隆平、闵恩泽等科学家多次对于我们的报道、对于我们组织的活动第一时间表示支持,有的还担任了我们的科学大使。师昌绪先生甚至拿着我们的报纸向总理、向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推荐我们、表彰我们……
 
这样的关怀,不管时隔多久都让我们觉得历历在目、心存感激。这样的扶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让我们干劲百倍、信心满满。
 
这份坚定,缘于我们肩负的那份责任。
 
著名新闻人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瞭望、审视、批评,是新闻人的良心,更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了这份责任,我们将会失去读者,失去尊严,失去整个世界。
 
科学是清贫的,报人是清贫的,科学报人注定是更清贫的。在清贫和寂寞中,我们依然坚守,那是因为我们肩上的那份责任、心中怀有那个信念:读者的利益至上,公共的利益至上。
 
我们还知道,除了良心和风骨,我们须臾不能忘记的还有理性。作为科学报人,理性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基石。只有我们不偏激、不偏执、不头脑发热、不胡言乱语,才配得上科学的头衔,才能助推科学,才能风清气正。
 
我们准备好了。我们也坚信,拥有这样的责任感、拥有这样的信念,我们一定能成为精神的富豪。
 
这份坚定,缘于我们坚信必将迎来美好的未来。
 
当共和国迈向伟大复兴,当中国科学迎头赶超世界先进,一家与中国科学地位相称的传媒必将不可或缺。我们的目标: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最受尊敬的科学传媒,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科学传媒。
 
今天,以《中国科学报》为旗舰,包含两报两刊两网的集团架构已初步构建。未来,我们将顺应时代发展,直面困难和挑战,利用多年来的积累和经验,坚定地走全媒体发展之路,实现覆盖各种媒介业态的传播能力突破。我们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的传播手段和表达形式,打通报纸、杂志、网络、音视频的媒体传播链。那时,我们的传播能力将更强,我们的声誉将更高。我们将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用实力来确立我们在中国科学界、中国新闻界的地位!
 
再前行,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伴随着您温暖的目光,带着我们这样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科学报》 (2012-01-01 A1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