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劲松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23 7:3:25
选择字号:
不当博导的好处
 
□蓝劲松
 
在中国,当大学老师的,最高层次的荣誉是做到院士。但文科院士评选已经基本消失,所以搞文科的想成为院士基本无望(个别学科如管理学例外)。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博导成为最高荣誉,也因此不少人心中都有一个博导梦。我自己也不能免俗,但好在在下还不是博导,所以正好有资格“吃不上葡萄说葡萄酸”,说点酸葡萄的味道——不当博导的好处。
 
1.不当博导可以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越是应用学科,越需要也越可以让博士生帮自己做实验,搞调查;越是基础学科,越需要自己苦心钻研,免人打扰,又自由交流。大思想家基本靠自己直面世界,批判审视前人成就,再以独创性的理论凸显空谷足音。没听说搞基础理论研究的爱因斯坦培养了多少博士生。马克思不是博导,尼采不是,萨特也不是。他们很多甚至就不在大学呆着——呆在大学任教的多是学者,而不是思想家。思想家最需要的是自由。杜威倒是培养了多位中国博士,但杜威这些优秀学生给中国人带来的多属启蒙式的思想传导,独创性的思想并不多。他们有成绩(高分读名校)而无成就(学术—思想成就不大)。工科博导或许可以成为“老板”,但其应用学科性质决定了工科博导的研究大多不会是原创性的重大突破。人文博导也可以做表面风光、实际空虚的老板,但其真正成就不可能靠学生完成。试想,自己都靠不住,还想指望学生帮自己,那不是白日做梦(一旦学生完成有影响力的论著,那也基本不属导师的成就,而是学生本人的贡献)。所以不当博导就是给自己断后路,逼自己成才成家。
 
2.不当博导就不必给学生经费。带博士生要交给学校少量经费,这且不说。当上博导,多少要给学生派活,给经费。而不当博导,没有博士生自然就不必申请课题弄经费。理工科多数学科没有经费就没法运转,没有经费就没有学生报考——也就是导师无能。这人文基础学科完全不同。没有课题没有经费照样干活。有了课题有了经费倒更可能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试问有几本人文社科名著是通过搞课题搞出来的?又有哪部经典是靠钱堆出来的?《资本论》不是!《释梦》也不是!当然《存在与虚无》、《存在与时间》也不会是。“课题申请像疯子,课题到手像傻子,课题结题像骗子。”理工各科完成课题不敢妄加评价,人文基础学科课题则庶几近之。国家有钱不如改善一下中青年教师住房来得实在。以为用钱就可以“激励”出高水平有思想的论著,结果悬!
 
3.不当博导可以不招那些不合意的考生。当博导,既怕没人来报考,更怕招收的博士生不理想。遗憾的是,这年头相当一批学生读博不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和能力,而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本来这无可厚非。问题是博士生做论文多不容易,导师也难以帮大忙。一旦学生论文做得乱七八糟,难免令人不快。再说了,这就业也是个麻烦事。招了学生进来,若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这时学生的责任是主要的,但导师脸上似乎也不是很光彩。
 
4.不当博导能聚焦于自己的目标。作为人文学者,人生一书足矣!不必指导学生,不必勉强自己弄经费,结果就是自己多出时间,也就是多出自由。有自由就可以慢慢地打理自己心中的神山,构设自己的金字塔。若老来回头一望,发现自己做课题太多,弄钱太多,教学生太多,出书太多,写论文太多,真正的成就却没有。那得乎?失乎?很恐怖的!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js)
 
《科学时报》 (2011-08-23 A3 博客@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