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芸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10 22:54:38
选择字号:
个性洋溢的化学元素

 
氮族
 
Group 15 Elements
 
一般般地讨人嫌,就像莫西干头。
 
由第15族的5个元素组成。除氮在常温下是气体,其他都是液体。氮气是非常稳定的分子,约占大气4/5。磷和砷等元素,古时候就为人所熟知,是合成很多有毒化合物的必需元素。
 
氧族
 
Group 16 Elements
 
散布全球,均分的三毛头
 
由第16族的5个元素组成。除氧以外,其他元素性质相近。氧族元素,如氧和硫是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其英文名“Chalcogen”来自于希腊语,意思是“造石之物”。氧族元素中的钋具有放射性。
 
卤族元素
 
Halogen
 
不说了,就是个光头
 
位于第17族的非金属元素。常温下,氟和氯以气体形式存在,溴以液体形式存在,碘和砹以固体形式存在。卤族元素的活性很高,很容易和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化合成盐。
 
稀有气体
 
Noble gases
 
特立独行,波浪头。
 
第18族6个元素是结构最稳定的元素,几乎不和其他元素反应。它们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尤其是氦,即使到绝对零度(-273.15℃)也不会变成固体。因为其在大气中浓度很低,所以被称为“稀有气体”。
 
□本报记者 李芸
 
说到元素,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可能只仅存着中学时代那张“面目可憎”的周期表。不因为别的,实在是平常生活中,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元素的存在,要由一张桌子,就联想到元素碳,这怎么可能?
 
但这个复杂的世界,大到宇宙,小到我们早餐时享用的一块面包,无不能分解成现存的100多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万变不离其宗”。若通过元素这个“宗”去触碰整个世界的核心秘密,也未尝不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这就是日本插画艺术家寄藤文平创作《元素生活》的出发点。就像几年前出版《大便书》一样,寄藤文平的视角依然那么独特。
 
为了摆脱教科书式的死板、让所有化学元素轻松熟记,寄藤文平创意性地将118种化学元素以不同年龄、不同发型的人物出场,并赋予各种元素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和个性。
 
用不同的发型区别不同元素的种类,“元素们的发型”一节中,寄藤文平给14类不同性质的元素分别设计了发型,“碱金属,可以浮在水面上,剪个飘逸的发型吧”;“碱土金属,充满大地的味道,发型要有朴实的乡土范儿”;“过渡金属属于多得随处可见的白领”;“锌族蒸发非常快,有点朋克摇滚的味道”……
 
不同的元素发现时间的早晚也是元素卡通形象的区别之一:用长着胡子表示古代发现,用长着小胡子表示18世纪发现,中年人代表19世纪,而20世纪发现的嘴里叼着奶嘴。
 
元素的身体也有它的含义:气体元素的下半身像漂浮的鬼魂一样,液体元素的下半身好似融化的蜡烛,而固体元素的下半身就跟人类一样。
 
当然高矮胖瘦和服饰配件也配合在一起用以区别各个元素。就这样,寄藤文平描绘出了118种个性洋溢的元素漫画像。
 
为了不让读者觉得元素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寄藤文平在逐一介绍元素特性时,特别选取了很多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硼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它可以制造耐火玻璃,可以在电影中用来模拟下雪,有消毒的作用,还能与碳结合制造出高硬度的轮胎。铝是地球上最多的金属元素,也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从硬币到铝箔,从铝合金门框到飞机机体材料到处都有铝合金的身影;甚至铝的化合物还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出现在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中。118种元素一一粉墨登场让你不禁感叹元素世界的精彩。
 
在娓娓道来中寄藤文平还时不时幽默一把,譬如说到贵金属时,他告诉我们根据市价排名最贵的金属是铑,合6万日元一克,而我们通常所谓的贵金属金才3139日元一克,实在是相当便宜的。更加无厘头的是,作者居然打出了“人体元素价目表”,让我们算一个人究竟值多少钱。根据人体中镁、氢和氧等各种元素的含量,我们真的可以换算出人体的价值来。计算结果显示,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大概值1.3万日元(约为1059元人民币)。“在这个价钱的基础上,每个人的附加值有多少,就看自己的努力了。”寄藤文平说。
 
高新技术要使用到的元素中,产出量少、制备难度大的金属元素被称为“稀有金属”,液晶电视中的关键元素铟,价格年年在涨;没有镓等元素就没有半导体,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也就做不出来。稀有金属在国际社会正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元素又不是通过简单的变化就能制造出来的东西,寄藤文平在最后一章中谈到了“元素危机”。他说,为了预防与石油危机类似的元素危机发生,作为国家,不仅要增加稀有金属的战略储备,还必须加强稀有金属的替代元素的科学研究。
 
如此,我们知道了现代生活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都是元素在担当,从元素的角度来认识认识我们的生活吧,那么读读《元素生活》。
 
《元素生活》,[日]寄藤文平著,陈正译,接力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科学时报》 (2011-08-11 B1 读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