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耀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26 23:11:25
选择字号:
不想读博士当初就别考研

 
面对师生的利益冲突,最理想的还是师生双方能够相互谅解,建立其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在硕博连读的问题上,开诚布公地把问题摊在明处,完全有可能兼顾导师的科研需求和学生的未来出路。
 
□徐耀
 
早就想和硕士生们说句心里话,不打算念博士,就连硕士也不要上。我不是好为人师,而是这些年目睹一批批研究生费尽心思考进来,混个硕士文凭走出去,就业越来越困难,生存越来越艰难。我在为他们的前途担忧的同时,也在为科研资源浪费而叹息,更在为这些硕士生的糊涂选择而无奈。
 
硕士生不愿意继续攻读博士,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二十个理由,但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研究工作没兴趣。大学毕业选择上研究生多数是两种情况:一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设计;二是试图通过研究生教育改变自身处境。第一种就不探讨了,纯粹属于糊涂蛋。第二种就值得推敲。既然想通过上研究生改变一下命运,特别是那些本科院校不好的学生,那么只拿个硕士学位能不能改变命运?我可以告诉你们,几乎不可能。
 
拿我自己的学生找工作和我的招聘经验可以说明问题。
 
在硕士求职者中,很多都是本科毕业于不知名的院校,他们努力考上了高一个档次甚至高两个档次的学校去读硕士,却纷纷止步于博士门外。不管什么原因,我想说的是,这三年基本上白念了。因为硕士进入科研院所工作的机会很少,尤其是科学院的研究所,即使进去了,也是苦力,和本科生无二。至于科研,很难胜任,基本上没有升正高职的可能,你还愿意来吗?同时,如果进入企业,中国大多数企业也不需要硕士,因为你们在学校里学的那些课程和论文研究内容离企业的实际要求太远,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即使企业要搞点研究,硕士那点东西根本不够。所以,靠硕士文凭改变命运恐怕行不通,而且是越来越行不通。
 
我的一个硕士生2008年毕业时遇到的情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个学生大学毕业时本来可以去南方一个钢铁企业,他觉得自己的成绩不错,上研究生更能体现自身价值,于是放弃就业,毅然读研。我劝他转博时,他说要找工作帮弟弟妹妹挣学费,我也无话可说。结果到研三时又想考上海名校的博士,结果没有被录取。此时不得不找工作了,非常不顺利。而当初去了钢铁厂的同学已经月薪8000元以上了,他很后悔。类似的例子我想别的导师也遇到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女硕士,她们在求职时还会遇到性别歧视。因为用人单位打算把硕士当苦力对待,那一定会优先考虑男性,排斥女硕士,这一点会让女硕士们吃大亏。而一旦读到博士程度,求职时性别差别就不会像硕士这么大。
 
我还认为,某种程度上,培养硕士生是在浪费精力和科研资源。对于硕士,导师只能安排没有什么难度、不花很多时间的边角料课题来做。否则,若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导师的压力就会很大,如果有个寻死觅活的,导师也很难过。可想而知,这样的硕士论文能给课题组整体科研进展作出什么贡献?在我的经验看来,有价值的工作不多,这就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
 
我一直认为我国设立目前的硕士学位制不合理,应该让真正对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直接读到博士,而对研究没兴趣的人根本连这个门也不要进,免得误人误己。高校不应该把本应本科阶段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后延到研究生时期,这样就会把研究生教育当成普及型学习,使研究生教育变质,同时也大大加重导师们的负担。应该恢复学士学位的含金量,不要使本科生贬值为大专生。
 
几年前有些高校试点两年制硕士,就是学习美国,这样的硕士只是比本科生多学了些功课,基本不进入研究环节,我觉得挺好的试验,却很快夭折了。我认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读完免疫学博士,觉得难找工作,就自己花钱又读了个统计学的硕士,打算将来从事卫生统计的工作。这样的硕士只要修学分就行,根本不需要导师,这样的硕士、博士分离挺合理。
 
还有,美国的研究生如果不能通过第三年的考核,就不能继续博士研究课题,而要按照硕士来结束,这样也保证了博士生的质量。
 
当然这是站在我的立场上看问题,有态度是肯定的,而研究生们选择不读博士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国家固守死板的制度就能获得预想的人才目标吗?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硕士生根本不是按照社会或企业的要求进行设计。从硕士生自身角度讲,这样的过程既没有科学深度可言,又没有应用技术可言,有什么必要?
 
半高不高的硕士文凭非但无用,可能还有害,这是一个导师的心里话,也是一个招聘者的心里话。
 
(http://blog.sciencenet.cn/u/ICF2009)
 
[134] 匿名
 
我了解到几个科学院硕博连读转硕的学生,很多报考前都是因为对科研的向往而来的。他们期待能在科研领域作一番成就,但最后他们转硕了。不是怕吃苦,不是对自己没信心,他们在硕士期间也都是每晚很晚回去,周末也在实验室做实验,但是他们不想当技工。特别是刚进来时所在课题组导师手上没有课题,有的是一直替高年级打杂;有的是老板没课题,学生进来自生自灭;有的是老板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想法,只能照老板意思做,科研难道是这样唯心的吗?
 
老板说付出钱养了个硕士就是亏了,那请问每个月几百块的补助就是一个对科研曾经无比钦佩和向往立志成为科研工作者甚至科学家的年轻人的青春和梦想的代价吗?
 
博主回复:你说的是实情,所以一定要先对导师有个了解。有些研究所或者课题组比较苦,不过也很锻炼人,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的培养风格。
 
[93]sunxun11
 
写得很好,值得深思。我也在想我该如何,是退学还是???困惑……
 
博主回复:推荐看一部印度电影《三宝大闹宝莱坞》,其中一个大学生喜欢摄影,可是为了生计学了工科,最终还是勇敢地重新选择,做了个摄影师。
 
《科学时报》 (2011-10-27 A3 网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数百个包含种族歧视的植物名称将被改变 平均每棵树干中都有超过1万亿个微生物
野外回归的墨脱百合在原生地首次开花 科学家创有机小分子催化新纪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