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凌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25 7:4:5
选择字号:
培养自己的“科研职业病”

 
□唐凌峰
 
四年前我还在北医读研。有一次从外科楼坐电梯下来,同在电梯里的还有一些病人,其中有一对夫妻和他们的朋友。男的头部受伤,头发剃光了,缠着纱布,还打着点滴。可能是因为纱布刺激皮肤发痒,他忍不住去揭纱布,被女的看到了,制止他说:你有毛病啊!旁边朋友笑着纠正她:他现在是没毛了(头发剃掉了),但是有病。众人忍俊不禁。
 
人们把那种遇到事情都与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并用自己职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处理非职业问题的习惯称为“职业病”。患有“职业病”的人会“三句话不离本行”,常常在生活中闹出很多笑话。可是,“职业病”恰恰是一个人热爱本职工作从而走火入魔的表现。科研人员必须有“职业病”,因为它虽然是一种病,但不是“毛病”,而是“好病”。
 
“科研职业病”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用科研的思维去分析日常问题,二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科研联系起来。
 
“无证据,就怀疑”是科研思维的一个特点。一个患有“科研职业病”的人,不会轻易相信没有实验结果或者生活经验支持的论断。例如,最近我学养花,看到介绍说芦荟可以吸收室内甲醛。于是,我用aloe(芦荟)和formaldehyde(甲醛)为关键词,通过google学术检索,看是否有相关论文,结果没找到。因此,我就很怀疑芦荟是否可以吸收甲醛。同时还看到介绍说晚上不宜将花放在卧室,因为晚上植物光合作用停止,不再产生氧气,但是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因而对人体有害。仔细一想,就觉得这个推理不可靠:小小的一盆花,能耗掉多少氧气?更何况,卧室不是密闭的,可以和外界交换空气,又怎么会导致卧室内氧气明显含量降低呢?这样的论断,连实验都不用做就知道是不对的了。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主要依靠的是DNA晶体衍射实验结果。如果他们患有严重的“科研职业病”,知道DNA是很长的线性分子,而且运气比较好的话,也许直接就可以推导出DNA的结构。当他们看到搓绳或者纺纱的时候,或许能够意识到:很长的纤维状物质易断,只有形成螺旋结构才能增强其稳定性。当他们看到细胞一分为二,动物的性别大多是雌雄两性,或者看到中国的太极图,接触到阴阳学说,应该不难体会到:三螺旋不对,双螺旋才是正确的。
 
患上“科研职业病”有很多好处。首先,它使科研与休息和娱乐结合起来,把大量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变成了有效的科研时间,轻松高效地提高了科研水平。练过气功的人都知道,练功需要打坐、入静、冥想。这样的练功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可是,有一种练气功的高级境界叫做“不练自练”,就是你根本不用打坐入静,功力就可以自动提高。想想看,就在你每天上上网、聊聊天、看看电影的时候,不经意间,你就打通了任督二脉,就有了几十年的内力,那该多好啊?
 
最近有很多文章探讨科研人员每周工作多少时间的问题。其实我认为工作时间不重要,有效时间才重要。只要你患上了“科研职业病”,你就可以在打球时,在逛街时,在与家人相处时,在网上游荡时,在睡觉时,不由自主地、毫不费力地获得灵感,提高科研能力。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工作狂,但是却很好地把科研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了。
 
其次,是使自己更加热爱科研。人们总是对自己擅长的事情感兴趣,当通过“科研职业病”提高了科研能力之后,自然会更加热爱科研。当用科研思维去分析日常问题时,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判断力和处理能力可以得到极大提高。这样的额外好处,也会使人更加热爱科研。
 
所以,我认为没有“职业病”的科研人员是不合格的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应该坚定不移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病”。当你病入膏肓之日,便是超凡入圣之时。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feng)
 
[3]scienceng
 
赞同楼主看法!“科研职业病”其实是一种由科学研究培养起来的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博主回复:没错!
 
[2]zhangjunpeng
 
如果能做到劳逸结合,那科研生活就变得非常地愉快,思维会发散得更快,好文,支持一下!
 
《科学时报》 (2011-10-25 A3 博客@科学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