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畅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21 7:16:9
选择字号:
医患共担不合理用血风险?

 
在输血安全隐患仍无法杜绝的今天,公众应该对选择科学的输血方式有一个观念上的彻底改变。成分输血就是一种可靠的选择,因为输血过程中“多一种成分,就多一分危险”。甚至在部分专家眼中,成分血的价值已然超越全血,让其优势丧失殆尽。
 
□本报见习记者 刘畅
 
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家提出成分输血的概念至今,成分输血以其节约血源、针对性强、更为安全等特点,在我国临床上得到相当程度的普及。
 
然而,作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措施,包括成分输血、自体输血和合理输血在内的科学用血方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仍然受观念认识偏差、操作不规范等因素的困扰,导致过度输注红细胞、“安慰血”、滥用血浆等现象时有发生。
 
外科病人不合理用血,部分医护人员输血抢救专业知识缺乏,成为非科学用血现象难以杜绝的直接原因,并由此放大了我国医院在输血环节的种种风险。
 
各地频发的“血荒”,与之也不无关系。
 
“脆弱”的全血
 
山东省淄博市某医院曾发生这样一起案例。医院急诊科在处置一名外伤出血病人时,却发现血库没有全血,只有成分血,而输全血必须提前预约。医生为了输全血,一等就是3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的生命飞快地流逝。
 
此事件进而引发了争议。部分医生认为,患者失去的是全血,就应该补充全血,输入成分血并不合适。
 
“实际上他们没有明白血液中各个成分之间的作用。这主要是临床医生对输血相关知识更新不及时造成的。”回忆几年前的这个案例,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主任汪德清颇为感慨。他同时向本报记者表示,现在这种情况应该少之又少,虽然仍难免有个别医生对成分血存在不理解。
 
事实上,从1998年10月我国正式实施献血法以来,成分输血在临床方面已经获得广泛认可。经过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的三甲医院中,99.8%的输血都采用成分血,只有极少数的病人需要输全血治疗。成分血的价格虽然普遍高于全血,但由于可以符合受血者的实际需要,从而降低输血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全血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根据保存条件不同,凝血因子会很快丧失。“对于一般出血病人,输入血小板就可以了;针对贫血病人,可以输红细胞。如果再输血小板和血浆,不但浪费血液资源,也增大了受血者的负担。”汪德清说。
 
按照《血站基本标准》中的规定,从血液的保存时间上来看, ACD和CPD(两种抗凝保存液配方的英文缩写)抗凝剂采集的全血及各种红细胞液态保存期仅为21天。也就是说,在全血为期很短的保存时间内,很多凝血因子、白细胞、血小板在逐渐丧失,因此无法称其为纯粹意义上的全血。
 
据介绍,如果在采血之后将各种成分分离,仅红细胞就可以保存35天,血浆通过冷冻可以保存一年之久。根据不同的时间、成分、特点设定不同的保存条件,可以最大限度保存血液中各种成分的活性,更好地治疗病人。
 
“血液是稀缺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汪德清说。
 
成分输血
 
2007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施救了一名总出血量高达3万毫升的高龄产妇。手术过程中由于无法凝血,外科医生只靠填塞纱布为产妇止血。然而,一个创面刚被堵上,另一处创面又冒出血来。医生将止血纱布不停地填入盆腔,直到产妇的整个盆腔被纱布填满。
 
有临床医师由此认为,成分输血可能只适用于治疗血液病,而类似上述案例中的大出血,一定要用全血来维系患者生命。
 
在临床治疗中,3万毫升的输血量非常罕见。汪德清表示:“尽管产妇当时所输的血液类型已经无法得知,但面对大量出血的病人,只要把(输血)成分组合好,一样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这需要医生掌握大剂量输血的相关知识。”
 
迅速及时的大量输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大量输血常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其死亡率高达40%~75%。因此,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并实施预防性搭配输血,对抢救的成功至关重要。
 
解放军三?六医院检验输血科主任敬华认为,除了在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感染的患者输血时会依情况使用全血外,对其他患者的治疗应全部采用成分血。敬华对大出血患者一定要用全血来维系生命的观点并不完全认同。
 
“某些术后大出血患者,如果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输全血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敬华告诉本报记者。
 
据他介绍,如果急诊手术中患者突然大出血,从输血科收到通知到把调配好的成分血送至手术台,通过绿色通道只需要20分钟。在这段时间内,手术室的医生需要暂停手术,主要为病人止血即可。
 
“从来没有因为血配不上而耽误了抢救,这种情况也不太可能出现。”敬华表示,通常手术都会在术前提前配血或准备患者自体血作应急准备,上述情况只会出现于急诊抢救等突发事件中。
 
血源安全
 
在解放军总医院输血科的机采室里,记者看到两台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正在运转,一名供血者正在配合输血。“这台机器就是专门用来单项采集成分血的,比如只需要采集血小板,机器会将血液中的红细胞、血浆等其他成分回输给供血者。”汪德清介绍。
 
记者了解,这种设备每台价格约为50万元,多存在于医院、血站等较大规模的采血单位,采血车、献血屋一般难以配备。
 
目前,成分血的采集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采集全血后再将血液成分分离,以及使用分离机直接进行单项采集。如果使用单项采集技术,只需一名献血者就足以采集传统采全血方式下10名献血者所提供的单项成分。
 
汪德清向记者解释:“比如需要一个单位的血小板,采全血的方式需要10名供血者提供;而单项采集技术只需一名供血者就可以满足。而且,单项采集来的成分血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得到较好的保障。”
 
同时,如果将全血中的成分分离出来,不但需要处理时间,而且多名供血者的血液成分混在一起,无形中增加了受血者的感染风险。
 
血液采集工作完成后,还须对血液质量进行检测。敬华告诉记者,在比较大的中心血站,一般分别采用进口试剂与国产试剂,将艾滋、梅毒、乙肝、丙肝及转氨酶等各项规定必须检测的指标分别检测两遍。检测当中任何一种试剂的检测出现异常,问题血液就会予以报废,以确保安全。
 
除了上述五项常规检测指标,采集的新鲜血液可能会带有其他一些病原虫,如果直接使用,将直接传染给受血者。而在冷藏一段时间后,可以将病原虫杀灭,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反而得到提高。
 
“少输”原则
 
当记者问及成分血分离技术会不会在偏远地方的血站难以实现时,汪德清不认为有存在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因为“这项技术很简单”。
 
虽然成分输血占全部输血量的90%以上,但依然存在需要输全血的个别案例。例如某些较为稀少的血型,血站不将其再作分离,直接保留全血。美军有WALKING BLOOD BANK(移动血库),在战前对供血的士兵作好各项筛查,一旦遇到需要输血的情况,这些特殊士兵就可以及时提供新鲜的血源。
 
“这些士兵既有作战能力,又可以解决血液难以携带和长时间保存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汪德清说。
 
成分输血技术曾在普及的过程中遭到很大阻力。然而经过大量实践,被证明是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血液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有实验表明,对出血者输血时,先输晶体液、胶体液,再输成分血,比直接输全血的效果更为显著。数据和事实也告诉人们,输全血的风险比输成分血的风险更大。
 
“多一种成分,就多一分危险。现在对成分输血的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大家对成分输血还存在误区。”有关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成分输血可以解决目前临床输血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尤其在治疗血液病领域,对成分血更加依赖,但输血并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在我国,由于经费投入的原因,尚有几十种已知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以及目前医学领域无法探知的疾病,都无法从血源进行筛查,各项疾病的窗口期也是目前输血安全领域的重大难关。
 
“和成分输血相比,输全血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敬华坦言。
 
“其实我们天天都是提心吊胆地在给大家输血,尽管把控很严,但还是有把控不了的因素。输血安全如果像一个水桶,那些不可控的因素就是水桶的短板。”针对安全用血,汪德清强调:“能不输,就不输;能少输,不多输;一定要输,那就输自体血。”
 
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每年用血量以10%的速度递增,2010年用血量达到4000多吨。尽管无法获得国内更全面的数字,但由于用血不规范引发的疾病风险和事故并不鲜见。
 
当大量失血和严重贫血影响生命体征稳定时,输血是救人;当少量失血或轻微贫血、生命体征稳定时,输血则可能害人。迄今为止,因输血带来传染病及免疫异常的风险依然无法避免。
 
由此,输血成为一把双刃剑:救人、害人,全在一“念”之间。
 
《科学时报》 (2011-10-21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