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文件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 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SCI论文相关指标已成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使得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科技创新出现了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就《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

在具体工作中,高校、管理部门还要根据意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更适合各自特点的科学评价方式。

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

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破除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国家科技奖励、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科技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

SCI真的有问题吗? 查看详细>>

【喻海良:别了,SCI论文数量英雄的时代】
虽然SCI数据库本身是一个检索工具,方便科研人员跟踪学科发展,但是,由于国内科研人员过于重视SCI检索,它对我国学术圈的负面影响已经超过正面影响,给科研工作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在到了抛弃它的时候了。

【俞立平:关于SCI论文的几点看法】
SCI的真正问题,是在微观评价和考核中,是局部的,不要夸大SCI的问题。如果弱化SCI的评价功能,那么替代手段应该更加科学、公平和规范,一定要早做准备。

【胡懋仁:SCI???】
不管怎么说,那种单看论文数量,或者单看是不是发在SCI或者核心期刊的评价标准,一定要改一改。那就是一种懒政,是对学术研究工作的严重伤害。这样的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周浙昆:从我所经历的一次国际考评谈起】
减少科研评价和各种行政命令对科研工作的干扰,将发表论文多少与个人收入脱钩,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引导科技工作者为探索未知世界而发表论文,才能树立一种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让学术研究回归初心。

【吴云峰:生产链 (学者、学术、成果、论文、期刊)与评价链(期刊、论文、成果、学术、学者)】
做学术是学者的天职,产出研究成果是做学问的目的,成果写成论文是为了传播与讨论,论文发表于期刊是为了聚焦受众人群,论文与期刊无非就是成果的一种呈现形式与传播方式,原本无错。

【汪晓军:对于SCI论文只要去掉“唯”】
不以发表SCI论文作为主要研究目标,并不是就不发表SCI论文了,有好的研究成果,当然要发SCI论文,只是不将其作为唯一科研成果的表达形式,科研成果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

【信忠保:从唯SCI论文到唯真学问】
我们反唯SCI论文,并不是说不发表SCI论文,反对的是过度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反对过度追求数量而回避了关键科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

【段法兵:你发的论文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所以我的结论就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博士和在读博士,如果是在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你发表的论文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一开始还是数量有些,慢慢打磨自己代表作。

【王晓峰:让学术评价远离期刊指标,但摒弃“以刊评文”并不容易】
很多人批评SCI是源自资本主义的商业模式,误导了中国科研的发展,他们也清楚SCI只是个工具,工具能发挥什么作用完全取决于什么人在使用,只是不承认罢了。

【俞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发文章——若干问题及改革探讨】
“为了发这么多文章,我查阅文献、做实验、思考、写作、投稿、写信与审稿人和编辑交流,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所以即使我入职贵校,从事应用研究,也能够胜任。”我想,这就是发文章的教育意义吧。

【王善勇:老外如何看SCI?】
我参加过一些美国的基金评审,评奖,发现美国的学者通常用的Google Scholar 上的数据,包括论文发表数,H因子等,并不怎么用SCI的数据。

【王庆浩:SCI终于要降温了】
我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早期,没有学科评估,没有人才帽子,没有资源把控,没有发一篇论文就大把大把奖励,没有发篇论文就官帽加身,大家心平气和的做科研。

【李东风:SCI论文不应成为评价科研的唯一标准】
科学是促进社会发展,要把科研引向解决与国计民生相关的重大课题上来,让科研还探索自然的本原,让科学家把关注科学问题放在首位,求真务实,跳出SCI怪圈,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蔡宁:失去的只应该是锁链】
“不要求在报项目或报奖时必须填写量化指标”,不鼓励,不等于反对申请者在报项目或报奖时适当主动展示亮点指标,以作为成果确实优秀的佐证。

破除唯SCI需要哪些举措? 查看详细>>

【赵斌:造就好的科学家,除了SCI,还有啥硬核的方式?】
如果一些科学家,他工作中的教学部分比他们所发表的研究对学生和社会的影响更大,这也是好的科学家。

【陶涛: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工作台账】
一句话十五个字,分类全指导,学业全周期,精细化管理,简称“两全一化”,核心观点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工作台账。

【黄玉源:关于不唯论文数,鼓励登“三高”论文的问题思考】
应该说,不管论文登在哪里,只是评审时不看论文数,不看是不是SCI即可,采用代表作评议为主时,用1至5篇的代表作论文,代表作不管是在什么期刊刊登的都可以。只看其内容、研究的上述需要看的新的、好的进展,重要的进展,科学发现、发明,理论的突破,或者在理论和应用的意义和价值即可。

【彭渤:破“唯SCI”关键在破“唯至上” 】
应该说,科研需要SCI论文,帽子需要SCI论文。但当所有类型的帽子、各种级别的帽子都以SCI论文为追求目标时,就形成了“SCI论文则帽”,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汪晓军:对于SCI论文只要去掉“唯”】
SCI论文,可以作为年青的科技工作者用于跨门槛的手段。但在高校,或专业科研院所,已升到副高职称,特别是已升到正高职称,仍将自己研究主要目标为发表SCI论文,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钟定胜:改进科技评价和提高科研效率的两个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
在尽可能地全面公开透明的机制下,不仅水货专家很容易现形,对有学术水平但做事不公正的学者也是极大的监督和制约,会有助于倒逼其不得不更加慎重地和公正地进行学术活动和学术评价。

【喻海軍:破SCI之后,成果开放共享也是重中之重】
除少数涉密项目,对于由国家财政资助的科研项目,项目的研究内容、经费和成果(包括报告、论文、专利、技术方案、模型软件)等在项目结题验收后都应入库共享,接受大众和全体同行的检阅,比如研究人员用国家经费开发了一个行业模型,那么就应该强制要求这个模型软件对社会公开,模型的好与坏,自然就有人知晓。

【王立新:破SCI之后,立“境外评审专家库”是重中之重】
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入乡随俗”,但后来不少人还是付出了代价(这方面有不少报道),因为他们安身立命的体制架构毕竟在国外。所以,就整体而言,境外专家还是更加公平公正一些。

【赵斌:SCI至上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SCI这个曾经在中国科研历史上帮助消灭特权和歧视的先锋,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成了营造特权的帮凶,而对人才的歧视又变换了一种方式再次出现。所以,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打破特权、消除歧视才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黄玉源:为何看论文要看其内容及质量而不是其他】
我们要抓紧恢复我国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改掉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那样的学术形态,构建一个安静、和谐,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崇尚科学的良好环境,不断潜心探索各学科的理论,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和规律,在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方面安心、静心地探索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发展。

【贾玉玺:六谈智能+X的基本要素和实施路径---牵着牛鼻子走】
我们的多年切身体会是,论文、专利、生产实践是协同增效的,长远看缺一不可。

【秦四清:期待“卓越科研至上”时代的来临】
卓越科研包括高创新性和原创性工作,其能极大地拓展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库,促进社会发展。有志研究者应以此为导向攻坚克难,而不是做“跟风式”科研以追求发表高大上论文为目的。

【蔡宁:关于教育部科技部文件的思考、建议和提醒】
一定要避免否定一切量化指标的作用。科技要走向世界。先国际接轨,努力实现科技进步,最后在我国成为科技强国的前提下,再通过更优化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全世界的科技发展,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

【马军:规范当前学术评价和管理的思考】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需要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要不断增加科研人员的待遇和水平,对科研队伍要强化管理,动态淘汰和分流,这样才有可能确保我们国家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抑制学术垄断,体现学术评价公平。  

今后人才成果怎么评? 查看详细>>

【叶建军:SCI不至上了,我们怎么评人才和成果? 】
破了SCI神话,是好事。但我们如果不建立新的合理评价指导思想和评价体系,人才和成果评价很可能会成为新的腐败高发地带。到那时改革的喜悦很可能会变成痛苦的回忆。

【吴日恒:不妨把时间轴拉长来评价科研工作者的贡献】
在我看来,弱化过去对目标过于量化的考核体系,取消论文奖励制度,而强调代表作制度(注:时间轴设计要合理)无疑是一种进步。

【刘庆生:学者自律是科学评价的基石】
我认为,作为一个小同行专家学者评判同行之间科技成果水平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即使大同行,一般凭借知识面和认知能力也可以粗略判断某些帽子人才的水平,难的是评审专家学者的公正公平心。

【王庆浩:破除唯SCI,树立原创第一】
破除SCI,立什么?答案是树立原创。鉴于原创的重要性,我国要想打造成创新型国家,应该大力倡导“原创第一”!

【陈德旺:SCI论文一支独秀不是春,科研成果百花齐放春满园】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新时代,希望“SCI至上”是沉舟,是病树,各类卓越科研成果将千帆竞发,万木逢春,形成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

【秦四清:探讨破“SCI至上”后的科研评价原则】
显然,未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和意义大小,是衡量研究者创新能力和工作价值的“标尺”。若研究者创立了原创性理论方法,解决了别人历经长期探索仍无计可施的重大科技难题,则这样的工作为“一流”;若其提出了高创新性的理论方法,解决了较为重要的科技难题,则为二流;若属于在前人基础上改进不大或拾漏补遗式的跟风工作,则为“三流”。

【陈立群:学术评价的个人体会】
总之,对基础性研究的评价,首先是看公开发表的同行评议,尤其是权威人士和/或重要期刊会议上的评议。其次是看引用数量,尤其是与同领域/方向/期刊论文比较的他引数目。最后是看经过同行评审的自我评价。

【陈德旺: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才是科研评价的正确导向】
相信此意见实施后,我国科研队伍将实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理论研究,核心技术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人才均有用武之地,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的大好局面。

破“SCI至上”与人才培养 查看详细>>

【喻海良:反对SCI至上,如何培养一流的博士生】
我们反对SCI至上,本质上是让我们能够做出能够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对于医生,拿到出手的成果就是能够治病救人。对于工程师,拿得出手的成果就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王德华:新政策下研究生培养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研究生在心理上需要调整,在思想意识上需要调整,在奋斗目标上需要调整。要做真正的学术,收集踏踏实实的数据,掌握扎扎实实的理论,成为一个合格的学术人。

【秦四清:破“SCI至上”新政有助于有志博士生做出卓越成果】
多年来,我评阅了上百部博士学位论文,也参加了上百次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我和不少老师有一个共同的深刻感受: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了多篇SCI论文的博士生,在科研基本功、创新能力等方面,通常不如仅满足“论文达标”要求的博士生。

【李晓姣:博士生应该多发专利吗 ——浅谈博士生需要什么学术成果】
既然写论文才是科研正经事,那么作为准科研工作者,博士生的正经事就是为此做好准备。

【王德华:不管政策怎么变,学术论文永远是学者的硬通货】
学者们都知道,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要有新的发现,新的结论,或者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总之需要对学科领域有新的贡献,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