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内制造业往往想到的竞争招式是低成本,用越来越低的成本占领市场。然而,大量事实表明国人已经将生活质量放在重要位置,国人对高品质商品的追求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游客为什么要买日本马桶盖,因为日本马桶盖具有消毒、杀菌、加温、清洗等多种功能,对家庭成员的个人健康保护有重要作用。日本人在马桶盖上的科技创新满足了中国人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从IPhone6在中国市场的热销、国人到香港大量采购奶粉也可以发现这一点,国人对高品质产品的追求已经非常强烈了。
由此看来,靠生产低成本、甚至粗制滥造产品来占领中国市场的做法已经过时了。企业搞这种东西不仅利润不高,而且缺乏发展后劲。国内的很多企业还看不到这一点,搞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还很多,并且通过网上商店和欺骗广告销售。这种行为对国货的信誉已经带来了持久的伤害,国家要像反腐败一样反假冒伪劣产品,让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者破产。
高品质产品或服务需要多种创新来保证,并且因为技术门槛和专利保护容易获得较大利润,保护企业发展后劲。我认为国家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山寨、剽窃者付出比破产更高的代价,让知识产权得到快捷完整的保护,这样才能够为中国的创新保驾护航。由于目前国人对高品质产品的强烈需求,企业做高品质产品可以让企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如果国家的相关政策能够跟上,将为中国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环境。现在的环境是山寨、剽窃者付出的代价很低,山寨剽窃行为往往得到地方部门保护,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对维权者处罚力度不大,处罚判决之后无法执行等问题……【全文点击】
在科学网上,博主与读者大部分是科技工作者,无论是高校的教师与学生,还是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工矿企业的研发人员,都可以归于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工作者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也是从科技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看到苹果的手机好卖了,推测是因为苹果的手机技术高,制做比较精制;日本的马桶盖卖得好,中国去日本旅游的人,将日本人的马桶盖都抢光了,是因为日本的马桶盖设计好,中国的企业还做不出来。甚至看到有人从日本买电饭煲回国,就认为日本的电饭煲都比中国的好,做出的饭更香。情况真是这样吗?
我看过苹果Iphone 6与华为MT7的性能测试报告,从报告中看,大部分性能指标都超过了苹果的产品。国内也有全自动的马桶盖生产,温水洗涤,吹干功能也一应俱全,且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但国内几乎没有人知道,只知道到日本去抢马桶盖。最近国内也有人做了双盲的实验,用中国的电饭煲与日本的电饭煲做饭,结果是几乎没有差异,有50%的受试者觉得中国的电饭煲做出的饭好吃。从这些情况来看,单纯从技术上来讲,国内的相关产业生产的产品与国外一流的产品,并不存在巨大的代差,但商品销售的结果为什么会存在那么大的差异呢?显然,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为科研人员,往往着眼点是技术上的问题,我们过分地强调了技术上存在的差异。由于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比欧美与日本要短得多,故国内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树立品牌的理念比国外的老牌企业相比,存在比技术更大的差距。产品的营销,不仅是搞研发,也不是写文章,它有完善的市场研究方法,市场定位与品牌树立的战略策划,这方面国内的公司与国际一流公司相比,可能存在比技术上更大的差距……【全文点击】
相关:向上够不着天,向下落不了地的困境
今年过年最火爆的话题不再是春运的难和苦,因为我们有了和日本新干线一模一样的高铁和动车,出行不再是一种痛苦,连我这种连续十几年开车回家的人也放弃了老习惯,乘坐高铁回老家看父母走亲戚过年。
春节最经常看到的火爆名词是电饭锅和马桶圈,当然,这还是那个冤家日本人的,在一阵阵抗议日货的喧嚣中,我们的同胞们千里迢迢的跑到日本,居然把人家商店抢购到断货。
有人说这是人家创新的结果,这真心是让人要醉倒的议论。这两个东西在日本存在已经很多年、很多年了,在我留学日本的当年用的电饭锅就是这样的,前年我买新电饭锅的时候,在国内的商场买来的日本产电饭锅和我当年在日本用的并没有什么区别,一点变化也没有,只是和国产的很不同,尤其是烧出来的米饭味道更不同。我的确没有看到他们的营销模式和商业理念有任何的创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也没有多大的改善。这两个东西突然火爆的理由我看很简单,在过去的将近二十年里,我们仍然没有做出高品质的这两个东西,最近部分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日元的相对贬值,加上国人喜欢跟风炒作,让这两个好口碑的日本产品突然爆发。
日本电饭锅做出米饭很香,粒粒大米晶莹剔透,说明日本人对电饭锅研究很透,不仅对温度掌控很清楚,对升温的程序也非常有研究,对加热的空间控制模式以及材料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因此,他们的电饭锅就是品质一流,我们仍然望尘莫及。如果说,当年日本人在设计这个电饭锅时是曾经有过创新的,但是,我看最近几年的确没有,因为它已经精美到很难再提高一步。能做的事情就是保持质量的稳定和一如既往的高质量……【全文点击】
进口和出口是所有人每日必需的,“出口”设备的水平和技术含量,大体上是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阶段与生活水平相适应的,不可能想象一个刚刚脱贫的国家游客会到国外抢购马桶盖这样的出口设备。
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从仿制到创新都有一个过程,当年美国仿制英国,日本仿制美国,今天中国仿制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并不奇怪。一部科技发展史本身在一个侧面也是通过学习引进、仿制生产到创新研制的技术发展过程,没有必要借题发挥,和其他问题联系起来说事,让人感到什么都是国外的月亮圆。
话说回来,科学网最近热议中国游客在日本抢购马桶盖风潮。这马桶盖的更新换代是大趋势,从人工木质马桶到抽水马桶,再到智能马桶的发展势不可挡,中国以四亿左右的家庭计算,如果在二、三十年间普及智能的马桶,就能有四亿个马桶,这商机之大是不言而喻的。这马桶盖的技术含量虽然不高却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研究开发这类“小儿科”问题,很可能拿不到项目经费,也出不了名,当不了什么知名教授和科学家甚至院士,可这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人民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尤其是科学网上的从事这个领域里的技术专家需要发声了……【全文点击】
纸面巾两张一组据说是为了柔软和要纸的两个光洁面朝外,好用。很多时候消费者并不在意这些事情。但是消费者的选择无疑促成了生产厂家的进化。对纸面巾的要求是一要软,二要湿后不散。至于香味,在镜某看来是多余的,但某些消费者还是有这类的需求。
上边用的纸巾一般不会太差,问题往往是出在下边用的纸巾上。镜某访友,见朋友厕所里用上边的纸巾而没有下边的纸巾。因此镜某进言说,上边的纸巾遇水后不散,容易造成马桶堵塞,要买下边用的纸巾。朋友虽有怀疑,认为两个都一样,但也给镜某面子,买来了下边用的纸巾。为了证实两者相同,特地将两种纸巾都泡在水里,观察其变化。这次是轮到镜某“汗颜”的时候了:两种纸居然都是遇水不化!难怪中国的抽水马桶总是不畅快!!
没有抽水马桶的时代,也就没有堵不堵的问题。有抽水马桶的时代里就有了厕所里放不放“纸篓”的问题。现代人很讲究“隐私”,各种纸积放在纸篓里恐怕不好。另外国人的厕所与浴室往往是不分开,这样的环境里放个纸篓也很不合适。因此,镜某以为厕所里没有纸篓很是“正常”。但是消费了的纸张如何处理呢?自然是要随水冲走。这就涉及到了下边用的纸巾的性能的问题了。
国人的手纸一般是10卷装,价格也可以接受,但是手纸的包装上居然还标榜着遇水不破。用这样的纸就必然要带来城里抽水马桶堵塞的灾难。不堵是幸运,堵则是必然。日本进口的手纸简直就是天价了。大约价位是国产的5~6倍,一般人消费不起。国人的厂家是否可以造些不堵马桶的手纸呢?这也是一类创新吧,虽然是低科技的……【全文点击】
吕喆:除了智能马桶盖,在日本商店里还值得买啥? 查看详细>>
最近恰逢中国春节长假,赴国外旅游市场火爆,鉴于中日关系已进入了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钓鱼岛勾到(玩购岛阴谋,结果终于把中国的海监船勾过去了)风波等等一系列事件之后的“新常态”,所以有大批中国大陆游客附日本旅游。按照咱国人的习惯,自然要拍点儿照片做个纪念,甚至立刻发条微博微信得瑟一下,还要到餐馆里面在吆五喝六声中大吃一顿,然后么,就必须要在导游导购们的引导下去商场免税店扫货了。可是,大老远地飞到国外,买点儿啥回去好呢?如果自己没有目标,还是听领队导游介绍一下吧。于是,各种特产的神话就难免要由此新鲜出炉了。
作为一个对旅游旅行一直缺乏兴趣的吕姓公民,鄙人没有跟团儿出国旅游的经历,所以对于出国游只有偶尔旁观的份儿。不过,鉴于偶尔也有过几次短期出国开会交流的经历,期间抽空也会随便走走逛逛买点儿东西,所以缺乏旅游阅历倒也不会太影响我对出国旅游购物的一点儿基本判断。2010年9月初,曾经因为参加国际会议到过日本京都、大阪、尼琦和紧邻关西空港隔海相望的泉佐野市。在大阪和尼琦是会议组团的技术考察参观,时间非常紧凑,完全没有自由行动购物时间。在京都和泉佐野则有整个晚上的自由时间,所以有时间去逛商店购物,能买点儿小纪念品伍的。出国之前,跟老爸通电话,问问他希望我买点儿啥回去。老爸算是无线广播(还专听中波)的资深听友,一直对收音机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建议(要求)是让我买个日本产的收音机或者收录机带回去。对于他们那代人(生于伪满年间、又赶上了1980-1990年代日本电器风靡中国市场的时代)来讲,日本电器无疑是实用、好用又耐用的代名词,所以会提出这个要求。于是,在日本逛商场的时候,我首先要去寻找日本产的收录机或收音机……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把去过的几个超级市场的电器货架走了几个来回,把上面摆放的收音机录音机几乎看了个遍儿,居然没有看到Made in Japan的,而基本都是Made in China的。好吧,总得买件日本国原产地的小家电回去,我就继续找,终于被我找到一个三洋牌的充电剃须刀,样子中规中矩的那种,上面有日式汉字和英文,但没有Made in China字样,就买它吧。不过,看了下技术指标我还是有点儿闹心,上面明确标注着交流100V,3W的字样,这也就是说,这玩意我在日本甚至韩国用都没有问题,但拿回中国来用就会有问题,必须要搞一个220V/110V的变压器才行。套用一下电影《甲方乙方》里面的经典台词,我这就是“日本产收录机收音机实在找不到,只能先买个剃须刀凑合一下了”。为了给自己的办事不力做出一点儿补偿,我只好再在货架上翻找一番,又选了一个Made in Korea的大号手电筒。话说这两件洋玩意儿拿回家,老爸还挺喜欢。但是,麻烦也是不少的,去年回家,爸爸说那个韩国产的手电筒前年就坏掉了;日本产的剃须刀自身虽然没坏,但我后配的变压器出了故障已经不能再用了,我只好买个新的剃须刀给老爸,并把它带了回来作为纪念。刚才翻出来仔细端详了一下,这小东西做工还是不错的,推出式的黄铜电源插头是锃亮的,外壳也颇光滑顺溜,不过在下面居然看到了一个“10年製”的不干胶贴,莫非它的实际出品时间是日本“平成10年”(公历1998年)?作为更新换代极为迅速的日用小家电,这玩意儿也算得上是“古董级”的了……【全文点击】
蒋高明:中国大米不逊于日本大米 消费者不必跟风 查看详细>>
继抢购日本电饭锅和马桶坐板后,中国游客又掀起抢购日本大米的热潮,有人甚至不惜花1500元人民币来买5公斤的日本大米。日本大米成为“中国最新奢侈品”的现象,一方面折射出国人日益强大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国内食品安全越发担忧的事实。
对此,著名植物学家、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博士,他表示,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气候带下的作物产区,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不会存在太大差异,也就是说,中国大米与日本大米并无明显差异,消费者不必跟风炒作。
我国在优质农产品方面领先于日本
“现在卖150元一斤的日本大米,正如日本河牛肉卖2000元一斤一样,说不好是不是炒作,但至少性价比不是那样高。明智点的消费者不必跟风。”谈及春节间中国游客赴日本抢购大米的现象,蒋高明如是说。
蒋高明认为,食物品种有特产之分,往往与产地的生态环境、特殊的营养元素及其组合有关。“有些食品口感较好,这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是没有出现食物链污染,采取有机方式栽培,在同一气候带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质应当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关键是大家不要跟风炒作。”
蒋高明指出,我国并非没有生产优质农产品的土地环境,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毕竟是少数,在优质的土地上生产安全食品,我国还是有很大的空间。
“国内能够产生优质大米的地方很多,像东三省、宁夏、云南、西藏等地,只要光合周期长,温差大,生产与日本同样品质的大米产品是不困难的,我们的优势甚至要比日本更大。”蒋高明说。
实现食品安全 生产过程需透明
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大米的青睐,也暴露出国内食品安全的尴尬现状。谈到这个问题,蒋高明表示,“现在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非常多,中间人把食品的利润带走了,农民生产优质食品得不到回报,就没有人愿意生产了。”
商家如果获得消费者认可,就要在质量上下功夫,试图以频繁的认证、视频追踪、影星广告、轰炸式推销来吸引消费者,可能会一时获得市场,但如果产品是假的,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只有生产过程更透明,告诉消费者食品生产过程真相,让生产者有利可图,消费者愿意买单,才能够重新树立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全文点击】
最近关于国人在春节期间去外国旅游加扫货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滴,连人民日报也开始批国人扎堆买马桶盖:春节扎堆海购,中国人图啥? 文章说:随着出境游的增多,中国游客在海外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在认可中国人消费能力的同时,西方媒体评论称,不少中国消费者可能只是买到了商品,而不是买到了“品位”。而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这类产品的扎堆抢购更是加深了这种印象。
本来,出国去买点啥,本不值得这么上纲上线滴,更何况,无论是对所谓扫货的报道还是批判,其实都只看到一个方面、一部分人。恰好今年寒假,自己也和女儿以及她的几个同学一起去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旅游,回国的时候还顺便在香港住了一个晚上,因为是自由行,又主要是在城市里到处参观,倒是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一写。
出去买不买东西?肯定会买,但并没有像一些报道上写的那样,疯狂扫货。虽然女儿他们一起出去的都是学生,但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张单子,是亲戚、朋友要求带的东西,在吉隆坡和新加坡,我们都安排了几个时间去逛商场,然后看看相关商品,不过因为还要一路旅游,所以大家基本都把采购的事情留到最后一站香港了,在商店主要是比较一下价格。偶很吃惊地发现,现在的小孩比我更知道那些品牌的行情,看到一些服装、鞋子之类的,能清楚地报出同样品牌和样式的东西在国内的价格,甚至在淘宝上的价格,然后说出便宜了多少。印象中许多商品其实并没差太多,几乎勾不起大家要买的欲望。当然,我们都不是什么大款,更没有那种想要买点名牌去显摆一下的想法,想买的东西都是实用类的化妆品、电器和鞋子之类的。所以,所谓疯狂扫货的描述,绝对不是什么普遍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想到国外去买东西?说到底还是价格。国外买的东西基本不会是假货,然后价格与国内同样的进口产品一比会便宜很多,为什么不买呢?我想,哪怕是奢侈品,之所以有人大买特买,也不是为了在国外显示有钱的,更主要的是这些东西在国内买要贵得多。另外,有些东西国内的品质受到质疑,而国外的产品相对可靠,比如化妆品。如果国内产品的品质没太大问题,价格更便宜的,谁那么吃饱了撑的要从国外千里迢迢去背回来呢?反正我是肯定不会干这个事情滴,即便略有便宜,我也懒得当那个搬运工。所以盘点了一下此行我们这些人买的东西,大家公认最划算的是其中一人为他妈妈买的一只iPhone 6,在香港买的。而实际上我们在吉隆坡和新加坡都看到有同样的手机,更加便宜,只是那里的iPhone 6不支持移动的手机卡,只有电信的能用,所以只能到香港去买。而香港的iPhone 6 确实货源紧张,需要前一天预约后第二天才能取。当然,女儿自己买的和为朋友带的护肤品,据说国内生产的即便同样牌子的也品质不如国外的,所以还是买得很值得滴。我唯一的任务是一朋友托带了好几盒染发剂,说是她一直认为该品牌好,而国外的比在国内买便宜好多。当时我曾经让她给个参考价,她却肯定的说,不用问,国内的价格她也不知道,反正国外肯定便宜。而最后因为发现还有些港币没用完,就在机场给我姐夫买了条中华烟,当时觉得挺讽刺的,国产的中华烟居然在香港买,不仅能保证它不会是假货,价格还便宜……【全文点击】
相关:春节扎堆海购,中国人图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