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麦碧娴等 来源:《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16:36:29
选择字号:
多氯联苯来源和原位微生物降解研究取得进展

 

毒害性有机物污染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多氯联苯(PCBs)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典型毒害性有机污染物。由于PCBs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生物蓄积和生物毒性的特点,一旦被泄露至环境中,便会长期存在,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等造成全球性污染,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累积进进而影响到生物甚至危害人类健康。沉积物是环境中PCBs的主要储存和传输介质,研究沉积物中PCBs的来源和微生物降解过程对深入了解PCBs的污染现状和自然修复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实际环境中PCBs来源及转化过程的复杂性,常规通过对污染物的浓度/组成变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的方法难以开展其野外环境来源和转化过程的研究,严重制约了PCBs的环境行为和归宿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麦碧娴课题组等近期提出应用多重证据法(单体碳稳定同位素分析、PCBs定性定量、手性对映体分析和定量PCR技术)对拆解区沉积环境中PCBs的污染来源和微生物降解过程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采样点(1/2号与3号)沉积柱中PCBs的峰值浓度出现在不同的沉积深度,具有不同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拆解区沉积物中至少存在两次大的PCBs污染输入事件。不同沉积深度段中PCBs单位联苯氯原子数(CPB)与PCBs摩尔浓度归一化的Dehalococcoides绝对丰度(Log (Dhc/TCB))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 < 0.01),暗示埋藏过程中PCBs可能在Dehalococcoides的作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同时,研究发现PCBs手性对映体组成(EF)和单体碳同位素组成(δ13C)在沉积深度上显著变化,进一步证实了沉积环境中存在PCBs的原位微生物降解过程。随沉积深度增加,多数PCBs单体表现出明显的重碳同位素富集现象,说明微生物降解作用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增强。本研究通过多种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论证了野外沉积物中PCBs的来源和微生物降解过程,为原位解析复杂环境中相关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科技项目的资助。相关成果发表于Water Research上。(来源: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0.115977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