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光灿等 来源:《应用物理评论》 发布时间:2018/1/11 13:30:24
选择字号:
中国科大实现半导体量子比特的高效调控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新型量子比特编码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郭国平研究组在半导体量子芯片中,引入第三个量子点作为控制参数,在保证新型杂化量子比特相干性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量子比特能级的连续调节,极大增强了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
 
开发与现代半导体工艺兼容的电控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研制的重要方向之一。由于固态系统环境复杂,存在着电荷噪声、核磁场等各种退相干机制,不同形式的编码方式均存在一定局限,比特的超快操控与长相干往往不可兼得。研究组于2016年利用量子点的非对称性,构建电子与自旋杂化态,首次在砷化镓半导体双量子点芯片中实现了量子相干特性好、操控速度快、可控性强的电控新型编码量子比特[Phys. Rev. Lett. 2016,116,086801],将电荷量子比特超快特性与自旋量子比特的长相干特性融为一体,实现了超快操控和长相干的兼得,将传统电荷量子比特的品质因子(相干时间与操控速度的比值)提高了十倍以上。
 
为了提高杂化量子比特能级可控性,研究组将非对称思想进一步运用到三量子点系统,将原有的双量子点结构扩展成线性耦合三量子点系统。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研究组发现当中间量子点与其两侧量子点耦合强度非对称时,电子在双量子点中演化的能级结构可以被第三个量子点高效地“间接”调控。在实验中,研究组通过半导体纳米加工工艺精确地制备出非对称耦合三量子点结构。利用电子的原子壳层结构填充原理,化解了多电子能级结构复杂性难题,构造了具有准平行能级的杂化量子比特。在保证比特相干时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三个量子点的电极电压,清晰地观察到比特能级在2GHz至15GHz范围内连续可调。该研究不仅为杂化量子比特的可控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也为半导体量子计算提供一种新的调控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审稿人认为这是基于自旋量子计算方面的一个重要进展,同时为多电子量子点器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野。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和教育部等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量子点结构示意图。左侧两个量子点(红色和蓝色箭头)构成杂化量子比特,右侧量子点(绿色箭头)调节杂化量子比特能级间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