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楚侨等 来源:《精神分裂症研究》 发布时间:2013-6-4 13:19:45
选择字号:
高危群体异常面孔情绪识别研究获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社会认知功能缺损是面孔情绪识别异常,其异常程度也是病人功能恢复的一个关键性决定因子。该领域已有的研究存在几个方法学上的问题:首先,被试常常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于早期发病病人或者疾病潜伏期个体的探讨;其次,对普通人而言,面孔情绪识别很大程度上受到情境信息的影响,而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情境信息是如何影响病人的面孔情绪识别的;最后,面孔情绪识别是一个动态化过程,而目前开展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静态的情绪面孔作为研究材料。针对这些问题,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学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组的陈楚侨研究员和黄佳副研究员开展了两项研究。
 
在第一个研究中,陈楚侨和黄佳与香港青山医院开展合作,以36个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病人和43个健康个体为对照组,评估了这些被试的临床特征、神经认知状况和面孔情绪分类水平。其中面孔情绪分类水平是通过由120道题组成的电脑测试任务来评估的。在该任务中,每张图像都是从“愉悦——愤怒”的情绪连续体中的一个瞬间,被试需要对这些模糊的情绪进行归类。社会情境对于情绪识别的影响是通过在呈现面孔的时候给予的提问来实现的,这些问题可能是表扬(正性情绪)、批评(负性情绪)或者仅仅是疑问(中性情绪)。实验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每种社会情境中都更可能将模糊的情绪识别成愉悦的,而非愤怒的。
 
在第二个研究中,陈楚侨和黄佳与国际创新团队的成员合作(David Shum教授, Ruben Gur教授和Raquel Gur教授),对具有分裂型人格特质的群体开展了一项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主试给被试呈现一些录像,录像中含有正在消失或者正在出现的快乐情绪。社会情境对于情绪识别的影响也是通过给予表扬和批评来实现的。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被试中,快乐情绪出现比快乐情绪消失诱发了他们更多的双侧脑部后扣带回的激活;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对照快乐情绪“出现—消失”的脑部激活情况时,分裂型人格特质群体的右侧前部扣带回不如健康对照组的活跃;此外,面部情绪表达中不同的社会情境激活了前额叶-丘脑-尾状核-颞叶网络,该网络与情绪识别和冲突解决有关。这些发现有助于阐明具有分裂型人格特质的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出现困难的神经机制。
 
以上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早期发病患者已经表现出异常的面孔情绪识别,这也许能够解释这类病人出现的社会互动异常的现象。这些发现为理解他们的社会功能缺损提供了更进一步的信息。如果伴随着批评的话,那些具有分裂型人格特质的个体在面临快乐消失的情境中也存在社会互动困难,而且这种困难的神经机制可能和抑制功能相关。
 
这两项研究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2012BAI36B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88001, 911327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EW-J-8)、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年人才启动基金(YOCX031S01)和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资助。(来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更多阅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