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30 23:35:43
选择字号:
首都医科大学成立医学技术学院

 

9月29日,首都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医学技术学院。当天召开的首都未来医学技术大会上,还举行了院士论坛和三场分论坛。

揭牌仪式。首都医科大学供图

  ?

据介绍,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院长杨红任医学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常任医学技术学院院长。此前,首都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内设的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已招生多届,各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约40人。2024年获批医学技术专业硕士点,并于2025年开始招收医学影像技术、临床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及健康数据科学专业硕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表示,学校将抓住“双一流”卓越突破工程的历史机遇,实施“1+4”学科发展战略,在临床医学优势学科的带动下,加强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等学科的建设。他强调,医学技术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与康复全流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对高水平、复合型医学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成立医学技术学院,有助于发挥学校优势,整合分散的教学与科研资源,推动医工、医理深度融合,构建系统化、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平台。

“学院成立,标志着原本分布在各校区与附属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等五个医学技术相关专业,正式整合为一个统一、协调发展的学术共同体。”王振常表示,这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也为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了坚实平台,开启了学校医学技术教育迈向系统化、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在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以《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的科学问题》为题,拨开微生态世界的“隐秘之门”。他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揭示了消化道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如何于暗处操纵代谢、免疫的“无形之手”,并介绍了宿主、外源物质、环境等因素对消化道微生态产生的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以《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与思考》为刃,劈开学科交叉的“荆棘”。他从检验技术、影像技术、病理技术、康复治疗等方面切入,全景勾勒了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正林借《检验医学科技创新的初浅思考与实践》之题,点亮“检验”这一隐形战场的星火。他表示,检验医学是临床诊疗的重要支撑体系,基础学科的突破推动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未来,医学检验将向着智慧医疗、人工智能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风云三号H星成功发射 太阳能热泵或助数据中心回收浪费能源
一种高糖水果可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亨廷顿舞蹈症首次采用基因疗法治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