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李建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30 10:00:35
选择字号:
“中山大学极地”号2025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返航

 

9月28日,“中山大学极地”号返航广州,圆满完成2025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这是中山大学成功组织的第二次北冰洋科考。据悉,年7月至10月,“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实施了北冰洋首航。

考察队依托“中山大学极地”号开展冰站作业。中山大学供图,下同

  ?

据介绍,本次考察由自然资源部批准、中山大学牵头组织,来自13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8位师生联合开展北冰洋气-冰-海环境立体综合观测试验以及冰站、大洋站位调查,有力提升了我国极地多手段立体协同观测能力,加深了对北极变化背景下海冰-水文-化学-生态作用过程的认识,促进了极地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

“悟空”无人潜航器在冰区月池导引出水。

  ?

本航次在北冰洋中央区顺利完成“空-天-冰-海-潜”综合观测试验,从智能航线规划到作业任务调度,再到冰区作业空天实时保障,持续提升我国智能化科考能力。现场调查初步显示,冰下中小尺度海洋过程加剧了垂向物质与能量交换,与海冰减少共同促进中央区上层海洋生态系统发展,为深入理解北冰洋气-冰-海相互作用和环境变化机理提供重要科学支撑。

使用光谱辐射计测量海冰反射特性。

  ?

记者了解到,两次北冰洋科考航次均在极地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来自5所高校14名博士研究生跟随航次全程开展科考实习实训,并首次尝试开展了面向大学生的科考现场直播课程。

冰面布放角反射器,开展卫星同步观测。

  ?

大载重长航时无人机起飞前准备。

  ?

大载重长航时无人机在冰站起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风云三号H星成功发射 太阳能热泵或助数据中心回收浪费能源
一种高糖水果可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亨廷顿舞蹈症首次采用基因疗法治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