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8 22:54:38
选择字号:
气候风险正重塑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格局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下称宁波材料所)海洋关键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近日在《自然》发表题为《气候风险正在重塑全球能源基础设施安全格局》的观点文章。

文章表示,在能源系统深度转型与极端事件频发的当下,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结构正发生改变。

正常运行活动中断与经济损失已不足以反映系统性风险,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气候变迁与地区安全的复合风险日益凸显。

以2022年欧洲“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为例,该事件不仅造成能源供应中断,更导致约46.5万吨甲烷泄漏,暴露了传统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评估的局限性:其在气候影响、地缘政治、安全威胁及法律责任等维度,已出现越来越多的认知“盲区”。

文章强调,该起事件发生之后,全球治理关键基础设施革新的信号更趋明确,保险业开始收紧并细化传统的“战争与敌对行为”免责条款,更清晰地界定能源基础设施受到攻击而导致的环境危害的责任。

欧盟法规EU/2024/1787则要求,能源领域开展甲烷排放地监测、报告与核查,并从2027年起对进口化石能源实施同等要求,治理手段从鼓励企业自愿走向强制合规执行。

文章呼吁,在能源基础设施保护与风险管理中将气候影响纳入核心框架,强调以科学监测、制度设计与金融工具协同提升系统韧性。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5-02797-z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风云三号H星成功发射 太阳能热泵或助数据中心回收浪费能源
一种高糖水果可能降低糖尿病风险 亨廷顿舞蹈症首次采用基因疗法治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