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人均年食物浪费量已达132公斤,并在持续攀升。虽然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物浪费量更高,但农业经济学家在9月26日发表于《细胞报告-可持续性》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正在推动中低收入国家的食物浪费激增。研究者强调,遏制食物浪费需通过政策与结构性改革,包括激励超市和餐厅捐赠余粮、帮助消费者改进采购与储存方式等措施。
“若放任不管,中低收入国家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问题可能固化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公共健康和环境稳定。”美国得州农工大学农业经济学家Emiliano Lopez Barrera和Dominic Vieira在文中写道。
评论文章指出:“在冷链基础设施、食品捐赠法和公众意识等方面的积极投资,有助于在食物浪费问题根深蒂固之前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今日的无所作为将放大长期成本,并增加未来干预措施的难度。”
全球食物浪费(指消费者、餐饮服务和零售机构丢弃的食物)在2004至2014年间增长了约24%。从历史数据看,富裕人群和高收入国家的食物浪费量更大。虽然这一趋势至今依然存在,但各国的食物浪费率正逐渐趋同。根据2024年的一份报告,高收入、中高收入及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年食物浪费量差异仅约为7公斤。
研究者指出,这种趋同化态势主要由中国、印度和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推动——这些国家正经历快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通过改变人们的购物与消费习惯加剧食物浪费,例如超市与冷藏设施的普及促使消费者购买超过实际需求的生鲜食品。
“城市家庭往往比农村家庭产生更多食物浪费,因为农村社区更倾向于对废弃食物进行转化利用。”作者写道。
文章指出,超市同样造成大量食物浪费:仅2018年,巴西连锁超市便因食物浪费问题产生了67亿雷亚尔(约合12亿美元)的损失。而冷链运输的普及改变了食物浪费的发生时空,导致更多浪费转移至消费者家庭环节。
“这些模式表明,必须在扩展冷链的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包括食物储存、分量控制与采购计划等方面的指导,避免将食物浪费负担转嫁给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产家庭。”作者强调。
研究者指出,无论国家富裕程度如何,减少食物浪费都需要政府、零售商、食品生产商、研究机构、社区与消费者之间形成多方协作。他们建议开展宣传活动,强调份量控制和剩余食物的再利用,并鼓励堆肥、探索废物利用以及社区一级的食物分享和捐赠。同时强调必须将反对食物浪费策略纳入更广泛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建设框架。
“需要制定一项更全面、全球协调的战略,并以具体国家和区域的政策干预措施为基础,以减轻影响并促进在实现更可持续粮食系统方面取得进展。”作者总结道。
相关文章信息:http://doi.org/10.1016/j.crsus.2025.10049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