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24 15:25:26
选择字号:
2025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召开

 

9月19日至21日,2025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在东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采用“主会场 + 2个分会场”的创新模式,成功吸引了来自中国、英国、阿曼、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院长豆志河,大会主席、东北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教授Ali Reza Kamali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们不仅对来自全球各地的参会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还简要回顾了东北大学及冶金学院的悠久办学历史。同时,结合全球机械制造与材料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态势,深入剖析了当前行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会议期间即将展开的丰富学术交流活动表达了殷切期望。

豆志河致辞。

  ?

大会报告环节,南开大学教授李国然聚焦电解质创新,深入探讨了高性能锂电池的开发路径;阿曼尼兹瓦大学教授Rashid Al-Abri提出了一套可持续材料与智能能源系统的整合方案;Ali Reza Kamali教授介绍可持续熔盐技术在先进材料绿色生产及废料增值方面的应用;东北大学教授邢鹏飞针对新能源产业废料处理需求,探索了退役晶体硅光伏组件中银与硅的高效分离回收技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Vasant Kumar则分享了对氢能经济的深入思考,全面分析了氢能在未来能源体系中的定位与发展潜力。

Ali Reza Kamali致辞。

  ?

主讲报告环节同样精彩不断。浙江师范大学教授Yasin Orooji介绍了MBenes、MXenes等高熵二维纳米材料,拓展了新型纳米材料的研究边界;东北大学教授李松阐述了电气化碳循环在可持续炼钢中的应用;英国萨里大学教授Bahman Amini Horri提出了混合水热-电化学水分解方法,旨在提升制氢效率,助力氢能产业蓬勃发展。

此外,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副教授Amor Abdelkader探讨了锂离子电池之外的储能技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Geshere Abdisa Gurmesa分析了工业氮气的生产、环境影响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意义,关注工业与生态的协同发展;东北大学副教授孙蔷聚焦硬碳微观结构的合理设计,以提升钠离子电池性能。报告最后,英国剑桥大学Christopher Roads博士与参会者一同回顾了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展现高校在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中的历史积淀与影响力。 

报告现场。

  ?

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环节则聚焦材料制备、数值模拟、纳米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专家们的精彩讲演激发了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与融合,推动了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双向发展,为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领域的前沿探索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会议由东北大学冶金学院主办,并得到了AiScholar艾思科蓝提供的全流程技术和服务保障。主办方表示,MMTME 2025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会者搭建了一个国际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促进了领域内前沿技术的深度碰撞与融合,加速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对推动机械制造与材料工程领域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人类骨骼内部发现微塑料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