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月面可见光波段的偏振特性长期以来一直是月球观测和探测的难题。特别是月球背面因自转潮汐锁定效应使得从地面不可见,其偏振特性的研究更是难以触及。
为攻克这一难题,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衔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借助自研地基光学天文偏振观测技术手段,获得了月球正面的白光偏振分布特性,并首次证实了月球正面的表面偏振度分布与氧化亚铁丰度存在强线性相关性。
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大气物理研究所和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者以月球的地面白光偏振观测数据为基础,进一步结合嫦娥二号微波探测仪反演的月表氧化亚铁丰度数据(空间分辨率达0.1°×0.1°),建立了月球表面偏振度与氧化铁丰度的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全月面氧化亚铁分布,拓展揭示了月球背面表面光学偏振特性;与正面的观测实测结果组合,获得了全月面完整的可见光波段偏振分布特性。
研究结果还显示,基于上述模型反演的月球背面偏振度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半球差异特征:与正面相比,背面整体偏振度更低且分布更均匀。
该系列研究为月球背面偏振特性研究提供了全新方法,填补了月表背面偏振分布的认知空白,更为评估月壤成熟度、解析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对后续月球和固体行星探测发展的科学目标设立与探测器的论证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系列研究的最新成果发表于《sensors》,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平劲松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和研究小组牵头人。该系列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创新专项项目(编号:2021YFA0715100、2021YFA0715101)资助。
文章链接:Ye, H.;Wang,W.; Ping, J.; Jin, Y. Revealing Lunar Far-Side Polarization Characteristics via FeO Abundance Distribution Correlations with Ground-Based Polarimetric Data. Sensors 2025, 25, 5666. https://doi.org/10.3390/s25185666
月球全月面白光偏振度分布图:(a)正面和(b)背面
?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