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在2025顶尖孵化器大会开幕式上,《2025年上海市孵化生态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主任、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理事长黄丽宏解读了白皮书主要内容。
?
白皮书共包含五大章节,对上海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成效、典型案例及政策经验进行了总体概述、客观描述和深入分析。
白皮书中指出,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集聚了各类孵化载体580家,累计孵化空间面积达435.6万平方米。其中,围绕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集聚的在孵企业占比近21%,科技服务业在孵企业占比近30%。“招商科创REIT”、“认股权”等新型孵投联动模式加速涌现。跨境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创业首站社群举办各类国际双创活动累计160余场,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2023年11月以来,上海市陆续启动12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驱动模式、产业生态打造模式、服务科学家模式、深度专业服务模式、孵投联动赋能模式、跨境资源融通孵化模式六类孵化模式。截至2024年底,7家高质量孵化器的在孵企业中,三大先导产业在孵企业占比超50%,在孵企业当年新获投资额占全市科创载体超20%。此外,璞跃上海、XNode创极无限等高质量孵化器积极开展跨境加速合作,为科技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搭建起桥梁。
上海市各区以差异化路径积极构筑孵化器生态,源源不断地形成新质生产力。例如,浦东新区围绕张江科学城打造科创核爆点,形成了高质量孵化器生态集群;徐汇区积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高地;杨浦区依托“三区联动”的发展基础,致力于建设创新创业最佳实践地;闵行区依托“大零号湾”加快创新策源,集聚培育硬科技企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