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8 20:13:00
选择字号:
2025年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发布

 

9月18日,在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即将来临之际,2025年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是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年度系列报告之一,也是国内首次发布关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方面的报告。

ADC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进行了全面解读。

该报告由ADC发起,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00余名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属的真实情况调查,围绕“认知障碍患者整体安全情况”“不同地域、不同机构患者安全风险特征和差异”“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三个维度,全面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认知障碍患者安全情况,为后续针对性安全管理提供基础。

在发布仪式上,ADC主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教授解恒革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认知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推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照护标准的制定、照护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社区安全支持网络的搭建,让更多失能老人“安全养老”。

ADC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刚建议,将安全管理纳入认知障碍诊疗全周期指南,实施精准化分级防控策略;同时加强照顾者安全培训,增强跨部门合作,推动安全管理政策和研究,提高安全教育的普及率。

发布仪式现场。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提供

  ?

值得一提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主导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5》在今年8月发布。该报告显示,我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患病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随着年龄增加不断上升。由于缺乏针对明确病因机制的治疗药物,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诊疗仍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易发生跌倒、走失、用药错误等安全风险,可能直接影响疾病的病程和预后,但目前还缺乏直接的证据和调查研究。报告显示,73.6%的认知障碍患者曾遇到安全风险,超过三分之一的认知障碍患者曾遇到三种及以上的安全风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